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城中收費高昂的名醫在行內被冠以「星球人」和「月球人」外號,這兩個「潮語」源於近年有批私家醫生因為名氣大,吸引很多病人慕名求醫,收費愈來愈貴,生意旺時1星期可以掙取100萬(投資界俗稱100萬為1球),「月球人」則用來形容月入過100萬元的名醫。
據業界人士透露,兩名乳癌專家張淑儀醫生和黃婷婷醫生,以及結直腸外科朱建華和心臟專科醫生劉柱柏,均被戲稱為「星球人」或「月球人」,以示他們入息豐厚。
「不會選政府醫保病人」
朱建華醫生接受本報訪問時否認自己是「星球人」,理由是若要掙取一周100萬,每日平均要割3個大症,這是沒有可能的,但就默認是「月球人」。
他說顧問醫生級的私家醫生只要技術好、有能力、取得病人信任,病人便會慕名而來,不少名醫也月入過百萬。他坦言若可以選擇,便不會選擇已購買政府的標準醫保的病人作手術,理由是標準醫保的賠償額低於他現時的收費。
頭等房病人手術費加倍
現時,他收取三等病房病人的手術費約為3至4萬,若是頭等、二等病房,手術費加一倍,而他不想降價。然而病人可以在標準醫保之外,再購買附加保費,便可以選擇名醫做手術。
他坦承私家醫生不能揀症,大症細症都要做,資深醫生一般可掙取較公立醫生高一些的收入,但滿足感可能稍遜於在公立醫院,因公立醫院的高級醫生可以揀選複雜病症診治,但在私營市場便無機會進行如器官移植之類手術。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