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內地企業融資中心長青網文章

2010年10月2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0月26日 05:35
2010年10月26日 05: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新加坡和澳洲交易所合併,企圖與盡攬內地企業海外上市集資生意的香港交易所,爭一日之長短。多名本港證券界人士都指出,新澳兩所合併雖壯大了市值和規模,惟香港作為內地企業融資中心的地位,始終難以動搖。不過《華爾街日報》指出,雖然香港作為外國股市投資者進入中國內地市場大門的地位,或許沒有失去的危險,但若不當心,隨着新加坡等競爭對手變得更聰明,這地位的獲利能力或許很快就會下降。

另外,港交所在債券、交易所買賣基金(ETF)等產品方面,也比新澳弱。港交所也面對「黑池」(Dark Pool)等非傳統的交易所的挑戰,交易效率有待提升。獨立股評人David Webb呼籲港交所重新定位,發展更多業務和產品,以應付區內的競爭。

David Webb籲重新定位

昨早新加坡交易所宣布收購澳洲交易所後,港交所(0388)股價隨即直線上升,一度升逾9元(或5%)至最高的182.5元,收市升幅仍有4.9%,報181.9元,為近3年來的高位。

港交所主席夏佳理昨出席公開活動時表示,在未來3年計劃中,不排除與其他交易所合作,但目前仍未找到合作伙伴。港交所發言人稱,不會單純以投資收益的角度,與其他交易所合併,在考慮合作時要確定合併對港交所專注發展中國大陸市場的方向有利,以及加強雙方在科技及業務能力上的競爭力。

陳家強﹕港交所未受威脅

香港政府是港交所最大單一大股東,持股5.8%。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長陳家強稱,不認為港交所受威脅,以市值計,港交所仍屬全球最有價值的交易所之一,全球都認同香港交易所的戰略發展,相信港交所如要尋找伙伴並不困難。

光大控股行政總裁陳爽表示,多年來香港背靠急速增長的中國,業務發展迅速,新加坡早已遠遠落後,因此新交所選擇與擁有資源題材的澳洲合作,在大宗商品類的交易上走在香港前面,「對香港有一定威脅」。但他認為,新、澳聯婚仍難以吸引內地企業上市,「無論從地理位置、文化認識、市場容量,新加坡還不是香港的對手。」

流動性較低 星澳吸引力稍遜

事實上,新、澳兩所的成交金額,與港交所仍有一段距離。一名投資銀行交易員說﹕「一個融資集中地,始終需要非常高的流動性(liquidity)。除了IPO(新股)外,企業還須配股集資,不夠流動性會相差一大截。」中資證券協會會長兼中銀國際副執行總裁謝湧海表示,香港除了融資能力較強,市盈率也較高,較具吸引力。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