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大市觀望美國第二輪量化寬鬆(QE2)及國會中期選舉結果,恒指早段呈好淡爭持之勢,但在A股弱勢之下,最終淡友蓋過好友,投資者偏向沽貨離場避險,恒生指數昨日收報23096點,跌114點。
業績遜預期 中壽交行捱沽
恒指早市曾一度微升11點,但第3季業績遜預期的中國人壽(2628)及交通銀行(3328)等沽售壓力擴大,拖累恒指曾經倒跌330點至22880點,收市險守23000點水平,報23096點,跌114點。11月期指亦跌139點至22973點,低水123點。
恒指昨日成交高達1359億元,成為10月份成交第二高的交易日,當中約四成交由巨型新股友邦保險(1299)貢獻,若扣除該股後,大市成交實際錄得865億元。「恒指今周持續弱勢,面對眾多不明朗因素,恒指可能會再有所調節,回落到22500至22800點左右才再獲支持。」僑豐證券業務發展董事連敬涵說。
總結10月份恒指表現「虎頭蛇尾」,月初曾延續第3季的升勢,一度創出金融海嘯以來的新高位23866點。不過,恒指在本月最後一周走勢急轉直下,接連跌穿10天及20天均線,全月最終累積升幅收窄至738點。值得注意的是,多隻於第3季落後中資金融股,均在10月份的「發威」,中行(3988)升14%,中壽及建行(0939)亦打入5大升幅之列。相反,華潤電力(0836)10月份共跌10.6%,第3季表現亮麗的恒指新貴百麗(1880)亦現回吐,股價累積挫一成。
資金流向新興市場趨勢減慢
資金流向追蹤機構EPFRGlobal指出,資金流向新興市場趨勢減慢。截至27日(周三)一周,流入新興市場股票的資金減至26.8億美元,比上周少近一半。EPFR亦指出資金有轉流向防守性強的貨幣基金,流入量創出14周新高,大戶的風險胃納明顯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