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8家在港上市中資銀行的第三季業績,在匆匆3個交易日內全部出爐。其中供股「抽水」在即、市值第二的建設銀行(0939),業績表現最強勁,第三季在交易收益急增、貸款減值損失驟減的帶動下,盈利按年躍升逾31%【圖】,遠超市場預期。單季度的股本回報率高達26%,冠絕同業。
同日公布業績的,還有內地分別第六、第七大的招商銀行(3968)、中信銀行(0998),以及唯一上市民營銀行民生銀行(1988)。其季度業績普遍符合市場預期的中上範圍,當中招行表現較為突出(見另文)。
交易淨收益飈5倍
市場原本預期建行第三季多賺14%至20%,但結果盈利升幅高達31.2%,賺397.6億元(人民幣•下同),創出季度新高之餘,亦遠超市場預期。核心業務雖然符合預期,淨利息收入和手續費收入都升逾21%,但業績「標青」是由兩項特別因素推動。其一是交易淨收益突然飈升逾5倍,賺22.2億元。集團解釋,是貨幣互換估值收益擴大,及所持有的債券估值損失減少所致。另方面,期內貸款減值損失顯著減少逾21%,主要因為貸款增速放緩及資產質素進一步改善。
此外,由於市場形勢轉好、外幣債券價格回升,其他資產減值準備也錄得約4億元回撥。不過,有外資大行分析員擔憂,這些因素是否可持續,還是公司想在供股前粉飾櫥窗。
種種利好因素之下,建行單是第三季的股本回報率,前所未有地高達26.36%,帶挈首三季的平均股本回報率也達24.87%,比對手工行(1398)優勝,冠絕全行。業績公布前,建行股價靠穩,升0.4%至7.39港元。
交行績差 股價急插7.8%
至於周四公布季績的交行(3328)和工行,昨日股價可謂榮辱互見。資產質素呈轉壞迹象的交行,股價急插7.8%至8.47港元。工行則在風雨飄搖中站穩住腳,收報6.24港元,無升跌。
本已發出盈喜的招行固然多賺逾五成,但教市場驚喜的是,沒有發盈喜的中信銀行,第三季原來也多賺55%,至67.1億元,首三季的股本回報率提升至近23%,逼近行業龍頭的工行。民生銀行第三季盈利增幅亦接近五成,而兩行都在策略調整下,手續費收入大幅攀升,是8行之中的佼佼者。
資本水平方面,8行目前尚游刃有餘。交行和招行已分別完成供股集資,前者資本充足率是行內唯一超過12%,但招行卻因貸款增長較快,令核心資本充足率迅速降至8%的監管要求邊緣。其餘內銀陸續排隊「抽水」,惟資本充足率仍高於11%的水平。
明報記者羅羽庭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