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立法會一連3天就施政報告致謝動議辯論,經過30小時激辯後,議案最終在泛民聯手反對下被否決,令特首曾蔭權任內的施政報告第四度不獲立法會致謝。今年施政報告重點在於房屋問題,地產及建造界議員石禮謙昨日發言時,直斥政府有意無意把地產商塑造為社會公敵,批評政府應該首要為樓價高企負上責任。
泛民聯手反對下,施政報告致謝動議最終不獲通過,不過,由泛民議員提出的復建居屋、取消區議會委任制、就政改「一次過立法」等修訂動議,亦在建制派反對下遭全線否決。
指政府推高樓價 發展商變公敵
雖然致謝議案「四大皆空」,但昨日不同派別的議員都一面倒批評政府的房屋政策,當中代表地產界的石禮謙批評得最為厲害,他說﹕「政府有意無意,好成功地將發展商塑造成社會的公敵,就說他們推高樓價,但事實是,發展商公開投地回來,想修改地契亦要付地價,起了樓亦要得到政府批准才可以賣樓,目前住屋的根源不關發展商的事,他們是履行政府在土地及房地產方面的政策,政府其實要承擔主要責任!」
他又指出,「政府才是最大的地主」,其高地價政策加上土地供應不足,才是造成樓市難題的根源。石禮謙舉例指出,政府對於自行擁有「話事權」的港鐵上蓋及市建局發展項目,都未有好好監管,以至出現Queen's Cube樓盤呎價達1.5萬元的局面。他認為,政府要增建公屋,而且應兩條腿走路,推出「置安心」計劃的同時,復建適量的居屋。至於立法規管一手物業,他表示沒有這個需要,若公眾對此有共識,業界亦對立法持開放意見。
「個人意見 但全是事實」
記者其後向石禮謙查詢,以上意見是否反映地產商的看法,他說只屬個人意見,但「全部都是事實」,他更憤然說﹕「話發展商起發水樓,現在賣地時已預了發水成分,是政府批准的,不是什麼呃呃騙騙﹗」
有議員關注施政報告設立「德育及國民教育科」,並把《基本法》列為考試科目內容,是政治壓倒教育的決定。教育局長孫明揚反駁說,課程範疇將涵蓋「公民教育」科的內容,而非取代或狹隘地只着重認識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