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老宅變天堂 月租5萬租客排隊長青網文章

2010年10月3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0月31日 05:35
2010年10月31日 05: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這邊廂唐樓成為發展商收購對象,有人歡喜有人愁;那邊廂有人看中唐樓性格獨特,把一個個舊宅單位變成型格租盤,反映唐樓也不是一面倒的只有地獄,沒有天堂。中大建築學院教授何培斌讚賞Koslow的保育投資方式,認為值得九龍城參考。中西區關注組羅雅寧則希望政府重建真正有需要的區域,有保育價值的唐樓「大把人會爭住做保育」。

樓價升幅荒謬 堅拒炒賣

早前社會爭取保留保育永利街時,Koslow就曾和Sawada到場繫黃色絲帶支持。Sawada說,翻新唐樓活化租務市場,就可持續保育,「我們投資,但拒絕炒賣,有些地產商出價一倍,也不賣。唐樓這幾年升幅確實嚇壞我,90萬買來,升到200幾萬!我都覺得荒謬」。

兩人裝修唐樓落足本,對準貴價市場,防火門裝古樸銅板,雪櫃起碼要西門子,銅製油煙喉要萬多元,木櫃則塗上粗糙的水泥,「不起眼卻很有格調,名貴不等於漂亮」。

這些唐樓單位可以搞70人大派對,開着門自由出入,蠟燭光縈繞梯間,營造豪宅不能比擬的生活氣息,而且租務潛力驚人,「我們有一間在普慶坊,樓底高14呎,原本550呎,裝修加了個閣樓,變了800呎。我住過,非常喜歡,現租給外國人,月租5萬元」。另一間750呎,另有300呎露台,500呎天台,「租5萬,不斷有人打電話來說願意等」。

施政報告公布前,兩人其實早已穿梭九龍城物色心水單位,「如有合適的單位,我們希望翻新成租金較廉宜的單位」。Sawada說,唐樓也開始要有法團制度,投資價值便不輸洋樓,「有個外國人在中環買60個單位,我有些租客也變成(投資唐樓的)行家」。他說,手上物業租金回報率一度高達10%,只是馬頭圍唐樓倒塌後,銀行收緊貸款,回報率才下跌。

唐樓設法團 投資價值不輸洋樓

為何獨愛唐樓?「我痛恨屋苑式會所、付錢買發水樓,我不喜歡浮誇。但香港人被地產商蒙蔽,市建局想用960萬收購士丹頓街這單位,但1600萬我們也不賣。」Sawada說。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