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雖然陳家強指本港並非全無工具應對熱錢,但有本港經濟師認為,由於歐美各國先後推出量化寬鬆措施,「印銀紙」的數量太多,本港經濟體的規模相對較小,難有良策解決熱錢問題。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及策略師羅家聰接受訪問時指出,美國聯儲局、歐洲央行及日本央行,在過去一段連番推出量化寬鬆措施,造成大量熱錢流竄全球,並流入具增長概念的亞洲。他指出,港股去年向上、樓市今年急升,都是熱錢作怪所致,但他預測股市或樓市等資產價格,不會無止境向上,估計熱錢下一步將流入商品市場,再推升其他物價,並引發通脹。
面對熱錢狂潮,羅家聰坦言,香港並無方法應對:「聯儲局猶如大型的污染製造者,你去幫她掃街,可以掃得幾多?」他指出,香港或可於個別範疇推出行政干預手段,如規管樓市寬措施,但具體作用不大。對於有分析指出,由於港元與美元掛鈎,令香港缺乏息口等工具控制熱錢,羅家聰認為,聯繫匯率確令情况惡化,但縱觀澳洲、新加坡等並無聯匯的國家,熱錢流入情况與香港沒有異樣,當地資產價格同樣大幅抽升。「即使今日放棄聯匯,香港不斷加息,就算加到10幾厘,又可以吸到幾多資金?」
只能等美國重新加息
羅家聰認為要解決問題,只有靠「始作俑者」,即是美國聯儲局等央行重新加息,吸引資金存入銀行,或者施行類似內地調高存款準備金率的措施,強制性把資金留在銀行,才能有效減少流竄在外的資金。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