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還記得兩年前,金融海嘯席捲全球之際,金融資產價格江河日下,大家高呼「Cash is King!」(現金為王),紛紛擁現金自保,但今時今日卻出現180度急速轉變!
港幣已與美元掛鈎了27年。近年美國為挽救經濟,不斷「印銀紙」,令普通市民存於銀行的港幣儲蓄,飽受零息折磨,更由於美元弱勢令存款實際購買力「愈存愈少」。「Cash is Pain!」(現金是苦),市民要保住手上港幣的價值,一個方法是購買資產。
綜合投資業界人士分析,過去兩年的美元跌勢中,樓房、股票、黃金等商品價格,全部逆美元跌勢上升。樓價今年已大幅急升,現時追貨風險較高;金價屢創新高,博再升同樣要冒不少風險;相比之下,投資者近來將焦點再次放在股市上,因為恒指在現水平只有15倍市盈率,未到20倍或以上的高風險水平,而且大部分藍籌股可有3厘以上派息回報,自然吸引不少投資者追捧。當然,購買股票始終要承受股價可能大幅下跌的風險,不想冒這種風險的人,可考慮將港幣換成人民幣或其他外幣,雖然會錯過資產價格升浪,但最少能為現金保值,避免隨美元貶值。
明報記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