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美國剛宣布約6000億美元的第二輪量化寬鬆措施,令新興市場資產價格飈升,香港的股市和樓市亦即時升溫,財政司長曾俊華昨在第17屆亞太經濟合作組織財長會議上指出,「資產市場過度蓬勃」的風險上升,資產價格上漲的問題更為嚴重,政府在有需要時,會毫不猶豫推出進一步措施,確保房地產市場的發展健康和穩當。
毋須費時立法 明年2月前推出
據了解,政府考慮中的進一步措施,包括針對物業炒賣徵收具阻遏性的印花稅率、禁止以轉讓公司股權方式變相轉售未落成樓花(即摩貨)、進一步收緊物業按揭成數等。這些措施的共通點是毋須進行複雜耗時的立法工作,主要透過行政措施推行,過去也曾經動用過(指94年至97年樓價飛升時),只要看準時機便可再度推出。
至於推出進一步措施的具體時間,則是由現在至明年2月公布《財政預算案》之間的任何一個時間,政府內部的研判是,今次在美國推出次輪量化寬鬆政策後,財政司長立即作出明確的表態,物業市場的投資者將不得不考慮政府隨時推出打擊炒樓措施的政策風險。
曾俊華:低息環境較預期長
曾俊華昨在日本京都出席財長會議,談及資金大量湧入市場所帶來的挑戰。他指出,亞洲各地政府和中央銀行雖然能抵禦2008年金融海嘯的衝擊,但其後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美國和日本增長力弱,影響全球復蘇步伐,令外圍環境增添變數。他估計這種經濟情况會持續一段時間,流動資金氾濫、持續超低利息的環境會較預期長,亞洲出現資產過市過度蓬勃的風險亦隨之上升。
有需要時「會毫不猶豫推措施」
面對資產泡沫,曾俊華重申特區政府已提出多項措施,增加供應、遏抑物業投機、提高透明度及防止物業借貸過度膨脹。他形容這些措施漸見成效,但面對美國新一輪量化寬鬆政策,市場會更波動,資產價格上漲的情况更嚴重,他說﹕「我們非常關注次輪量化寬鬆政策對區內經濟的影響,在有需要時,會毫不猶豫推出進一步的措施。」
對於經濟復蘇,曾俊華認為應集中開發新市場及以內部需求帶動增長,各國亦要警惕通脹上行的風險和保護主義升溫,這兩者都會拖慢全球復蘇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