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在內地第十二個五年計劃推出之際,市場已率先瞄準環保節能概念,太陽能等新能源頓成市場「新寵」。但國策支援的同時,會否換來競爭對手湧現,最後招致產能過剩的惡果?創益太陽能(2468)主席李毅認為,創益本身擁有大量專利技術,同業不易仿效,而公司主營的太陽能的消費品,以每年自然增長率已逾四成,「十二五」國策更會推動需求劇加,故相信「一家公司是賺不完的」。
十二五帶動需求 料「賺不完」
剛於今年上市10月的創益,主要生產離網太陽能的消費產品。首席財務官朱賀華表示,內地的太陽能消費品市場在起步當中,創益現時逾八成的產品出口外地。李毅表示,產品的銷售並不限於發達國家。「好像非洲、南美州等發展中國家,滿足生活基本需求的太陽能的設備需求相當大,這些國家的銷售佔總收入接近一半」。而公司主要為已發展的國家提供安防、農業等較高端太陽能消費品。
銷售不限於發達國家
除了太陽能離網產品,外界亦關注創益與華電國際(1071)母公司華電集團的戰略伙伴關係,兩者將如何合作開拓內地光伏發電站。
李毅承認,現時光伏的技術仍未成熟,短期擴產計劃仍以太陽能離網組件為主,確保集團有足夠的現金流作技術研發。但李毅表明創益已定下中期計劃,希望能夠在3年之內,將光伏組件每瓦發電的成本降低至0.8美元,轉換效率提升至9%以上,屆時將會是創益在內地發展光伏電站的良機。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