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海通國際行政總裁林涌:長青網文章

2010年11月0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1月08日 21:35
2010年11月08日 21: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內地第二大券商海通證券近年在港大展拳腳。3年前獲海通派來香港打江山的海通國際行政總裁林涌說,香港人做事很勤奮,很盡責,但卻不會夢想。「年輕人只會夢想着買樓,這個夢想未免太小了。」他認為:「香港一切的問題都在於房子,令年輕人沒有夢。」

香港樓市兩年升了近五成,特首曾蔭權也叫人儲起一半錢才可以買樓。面對如此形勢,年輕人又怎樣解決住的問題?林涌沒有詳細回應,只是說年輕人倒不如多想想自己可以怎樣創業。

海通證券是近年在香港發展得最快的內地券商。去年底公布以18.2億元收購大福證券(0665)53%股權。今年8月亦「搶頭啖湯」,率先獲香港證監會批准,推出本港首隻人民幣基金。但在接受訪問時,林涌說今次訪問因為是由中國高校聯金融協會安排,所以不想多談海通或大福,只想從香港怎樣做好國際金融中心的角度去出發。

港人勤奮 但只安守本分

訪問期間,他三番四次地強調,雖然自己來自內地,但來港3年,已經是個香港人,已從香港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並為這個地方焦急。「香港是個失去了夢想的地方。香港政府應該好好解決年輕人的住屋問題。大學畢業生解決了住的問題之後,才可以有夢想。」

他說海通即使收購了大福,也只是從內地派了5個人過來(包括他自己)。現時海通連同大福,在港聘用1000人,可見海通十分樂意僱用香港員工。他認為香港員工很有能力,能做好自己的份內事,每個人都像一塊很好的磚頭,但就是未會站更高的地方去思考。「我也希望員工能有夢想,去想整個集團、整個行業怎樣做得更好。」

他說香港人可能比較少經歷艱難,所以大家都較少去「發夢」。「香港1980年代的生活水平跟現在也差不多吧。但內地在80年代,有一件T恤已叫人很滿足了。」他說自己年輕時,也經歷過艱難:「我小時,能夠自己吃一件蛋糕,不用跟兄弟分,已是我的理想。」經過貧困,人就會更懂得透過努力去攫取成功。

港年輕人少吃苦 少去發夢

但他又說,其他富裕城市像紐約,跟香港都是包容性很強的城市,很多外來、有才幹的人可以在這兩座城市安居樂業。但為何紐約不斷會有人創一番事業,香港卻沒有。「你看內地有李彥宏(百度創辦人),美國早年有楊致遠(雅虎創辦人),但香港卻少了一些人說﹕『我要去作些什麼東西。』」

想問題太現實 不夠長遠

他着記者想想,現時本港投資銀行的員工,是不是絕大部分都是在內地出生、然後到美國受教育,香港土生土長的已買少見少?記者回應現在香港的投資銀行,爭的都是內地企業的生意,令到內地人自然有優勢,但林涌不同意這個講法。「莫非一家公司要去印尼,就一定要請印尼人嗎?有時香港人考慮問題時太現實了,眼光不夠長遠。」

所以,他希望香港年輕一代,不要只是想着要買樓,要多點「發夢」。

撰文:姜靜嫻、高志堅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