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波音747之父」薩特周二(8月30日)離世,享年95歲。薩特憑大膽創新奠定業界地位,1960年代在29個月內構思和製造出全球最大飛機波音747,被譽為「不可思議的人」。波音總裁稱他是航空界巨人,協助接通世界。
薩特(Joe Sutter)1921年3月21日生於西雅圖,父母來自斯洛文尼亞。他成長於碧近山(Beacon Hill),眼皮底下就是波音機場。耳濡目染下,他對飛機產生濃厚興趣,其後在華盛頓大學取得航空工程學位。
1946年,薩特從海軍退役回到西雅圖,原已接受加州道格拉斯飛機製造公司的聘請,可是或許是命運使然,當時其子剛出生,他決定留在西雅圖,到波音打「臨時工」,豈料一做便是一輩子。他1986年退休後仍擔任波音顧問。
薩特有份設計發展波音「707」和「727」等噴射客機。在設計737時,他把引擎緊貼於機翼下的設計獲得專利。令他真正成名和奠定地位的,是1965年領導設計全球首架長途噴射客機「波音747」。這架被譽為「空中王后」的長途客機由構思到完工僅用29個月,1970年1月服役後稱霸天空逾20年。
雙層機首「空中王后」成經典
波音747的經典在於其採用創新的機首雙層設計,是全球首款廣體民航機,逾400人載客量足足是707的2.5倍。它保持載客量最高客機紀錄長達37年,至2007年才被空中巴士A380打破。
因為有夢,所以飛得更高。薩特在自傳《747》中寫道﹕「747計劃不止是我事業上的一個高峰,也是我從小的夢想。」波音總裁康納稱讚薩特啟發了航空業界。他說,波音747開啟了廉價跨國旅行,幫助接通世界。
(綜合報道)
薩特(Joe Sutter)1921年3月21日生於西雅圖,父母來自斯洛文尼亞。他成長於碧近山(Beacon Hill),眼皮底下就是波音機場。耳濡目染下,他對飛機產生濃厚興趣,其後在華盛頓大學取得航空工程學位。
1946年,薩特從海軍退役回到西雅圖,原已接受加州道格拉斯飛機製造公司的聘請,可是或許是命運使然,當時其子剛出生,他決定留在西雅圖,到波音打「臨時工」,豈料一做便是一輩子。他1986年退休後仍擔任波音顧問。
薩特有份設計發展波音「707」和「727」等噴射客機。在設計737時,他把引擎緊貼於機翼下的設計獲得專利。令他真正成名和奠定地位的,是1965年領導設計全球首架長途噴射客機「波音747」。這架被譽為「空中王后」的長途客機由構思到完工僅用29個月,1970年1月服役後稱霸天空逾20年。
雙層機首「空中王后」成經典
波音747的經典在於其採用創新的機首雙層設計,是全球首款廣體民航機,逾400人載客量足足是707的2.5倍。它保持載客量最高客機紀錄長達37年,至2007年才被空中巴士A380打破。
因為有夢,所以飛得更高。薩特在自傳《747》中寫道﹕「747計劃不止是我事業上的一個高峰,也是我從小的夢想。」波音總裁康納稱讚薩特啟發了航空業界。他說,波音747開啟了廉價跨國旅行,幫助接通世界。
(綜合報道)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