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陳玉樹:學系非生產線難隨時增減長青網文章

2010年11月0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1月08日 05:43
2010年11月08日 05:43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預料在本月內向八大院校發信,要求各大學提交12至15年度的發展計劃,並要求各大學須回撥7.5%學額互相競逐。嶺南大學校長陳玉樹接受專訪時指出,嶺大須回撥近50個學額,他認為數目偏多,他強調大學學系並非生產線,不能隨時增減,否則會影響大學運作。

嶺大近年逐步減少取錄新生數目,由過往每年取錄700人減少至約600人,大部分課程每年取錄約30至50名新生。若嶺大回撥7.5%予教資會再作競逐,相當於約45個學額,等同需刪減一個課程。

稱大原則合理 惟數目偏高

嶺大校長陳玉樹表示,今次向教資會回撥7.5%數目偏高,「大學不是商業機構、工業生產線可以隨時按市場需要增減,大學講求長遠計劃,不能隨時增減學系,沒有太多空間可調整。」

他估計,公布競逐學額結果後,最終各大學的學額不會有大幅調整,「相信只會出現微調」,亦不擔心嶺大不能取回足夠學額,認為教資會要求大學檢討課程內容的大原則實屬合理,「只是進行回撥的時間和學額百分比值得商榷。」

統一收生助學生定方向

另外,面對2012年大學改行4年制,各大學正改革課程。現時嶺大商學院和社會科學院均統一收生,文學院亦擬於2012年改行統一收生,此舉一度引起學生不滿,認為文學院各學系課程內容不一,擔心統一收生影響學生入讀心儀課程的機會。

當年報商學院 對交易所無知

陳玉樹說﹕「學生入大學即決定主修,相當於決定學生一生的工作範疇,但學生可能連畢業後想從事什麼工作也無概念。」他舉例,自己當年報讀中文大學商學院,「面試時卻連香港有多少所交易所也不知道」,相信不少中學生或與他一樣,選報大學時對自己的未來仍沒有概念。

他續說,中學生過往未必有機會認識大學學科內容,因此希望學生利用大學首年,盡量接觸不同學科,以助揀選自己感興趣的主修科。他承認,新安排未必能令所有人滿意,「若學生早已決定對某學科感興趣,可於大學首年多選報心儀學科的課程。」

明報記者 蕭輝浩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