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高盛早為QE護航長青網文章

2010年11月0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1月09日 05:35
2010年11月09日 05: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無獨有偶,恒隆地產(0101)以及信和置業(0083)兩宗規模合共逾140億元的「抽水」活動,都是由大好友、「力撐」聯儲局放水無罪的高盛包辦,究竟是恒隆、信置有資金需要?還是在美國新一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QE2)的作祟下,手持大量游資的基金大戶主動提出要求呢?高盛在QE2下的角色又是什麼呢?

宣布「泵水」前 已預測有QE3及QE4

早在聯儲局宣布「泵水」前,高盛已大膽預測聯儲局會陸續推出QE3及QE4,令「泵水」的總規模最終達到4萬億美元,其首席美國經濟分析員哈祖斯(Jan Hatzius)更加是少數在聯儲局宣布QE2後,仍然開腔「力撐」聯儲局的分析員,與包括蒙代爾等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大唱對台。

儘管難以追蹤有多少資金是源自QE2,或高盛一份有關香港是全球最受惠地區的報告,而流入本地,但市場游資充盈卻是不爭的事實。

力撐伯南克印鈔有理

來自美資投行的業界人士向本報記者指出,接二連三有地產藍籌企業以「先舊後新」方式「抽水」,關鍵是市場的資金太多,基金大戶主動提出要求,相反配股公司未必有很大的集資壓力。

提出「抽水」配股企業都是本地地產企業,但該名董事指出,基金大戶並非只是對地產企業有興趣,有份入飛的基金大戶,往往只希望擴闊投資組合,旨在接觸。對上一次有藍籌地產股配股集資逾百億元,是新鴻基地產(0016)於07年10月趁市旺配股集資109億元。

撰文:李鴻彥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