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世銀行長倡改革 重提金本位長青網文章

2010年11月0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1月09日 05:35
2010年11月09日 05: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G20峰會前夕,美元作為國際主要儲備貨幣地位再成焦點。曾任美國貿易代表的世界銀行行長佐利克,昨在《金融時報》撰文,提倡改革國際匯率制度,新體系要包括美元、歐元、日圓、英鎊及「國際化及開放資本帳後」的人民幣。他更提出新體系有需要引入黃金作為匯率參考,重新激起有關國際貨幣制度和「金本位」的討論。

美國聯儲局推出第2波量化寬鬆(QE2)狂印鈔票,加劇美元貶值壓力,以及美元氾濫全球的狂潮,新興國家齊抱怨大量熱錢流入,令有關國際儲備貨幣制度改革的聲音再起。法國將在11月後出任G20主席國,法國總統薩爾科齊已表明,會將改革國際貨幣體系放上議程,應「百無禁忌」討論如何改善已過時的貨幣體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去年亦曾提出超主權儲備貨幣的構想。

促G20合作 撰文提5建議

佐利克(Robert Zoellick)則在題為《G20的視野應超越布雷頓森林》的文章中,提到G20被人民幣爭議及QE2爭議籠罩,認為G20應倡議國際合作,促進經濟增長。他在文中向G20提出5點建議,以促進增長的改革、開放貿易及匯率協調(exchange rate co-ordination)為一籃子進路;G20除了制訂經濟增長的策略外,也應計劃設立一套能反映新興經濟情况的合作貨幣體系。該貨幣體系「可能需要涵蓋美元、歐元、日圓、英鎊,以及國際化、繼而開放資本帳後的人民幣」,亦即容許自由浮動及自由流動的人民幣。他續稱,這個體系還應考慮把黃金作為通脹、通縮和未來貨幣價值的市場預期「國際參考點」。

學者憂貨幣政策變緊

佐利克稱,自布雷頓森林固定匯率體系,於1971年解體以來,一直實行的所謂「布雷頓森林體系II」(Bretton Woods II)浮動匯率體系有需要改革。他承認,發展新的貨幣體系需時,但現時應該開始。他表示,1971年以來的改變,其規模之大,堪跟1945至1971年造成布雷頓森林體系需作變更的變動比擬。他亦提出,要建立新的體系,有必要更改IMF目前檢視資本帳及經常帳政策的規定。

佐利克未有詳述貨幣走勢應如何「參考」黃金價格,但不少評論對佐利克的倡議感驚奇。自從布雷頓森林的固定匯率制度1971年瓦解後,每當出現金融危機時,都會出現回歸金本位制度的聲音。但不少官員及經濟學家指出,金本位制度只會導致貨幣政策過緊,萬一經濟震盪出現時,經濟增長及失業率會首當其衝。佐利克則稱,黃金雖被視為「過時貨幣」(old money),但市場仍然以黃金作為另類貨幣資產。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