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昨天本欄談到周小川行長的「資金池」,怎料昨天即有新招。外管局發出一份通知,列出7大招,總意是把外來熱錢堵住。筆者認為,這些措施只會令更多想炒中國故事的熱錢跑來香港,香港將會「浸上加浸」。
昨天人民幣兌美元匯價大升0.56%,是自2005年匯改以來最大的單日升幅。G20峰會明天便會在韓國召開,人民幣大升是政治因素多於市場推動。姑勿論背後原因何在,人民幣大升必定利好港股氣氛。
歐元昨晚由低位有反彈,美元由亞洲時段的高位回落。金價節節上升,油價亦企穩於每桶87美元之上。暫時全球資金尋求高回報的格局沒變。港股昨天跌254點,可視為超買後回吐,後市仍然樂觀。
外管局昨天提出的7招,其實就是所有貿易及外來直接投資(FDI)帳下,要把外幣換成人民幣的交易,都要「驗屍咁驗」,搞清楚才准結匯。最嚴的一招,是限定內地銀行的美元頭寸,今後不得低於本周一的水平。即是限制了銀行幫客戶把外匯換成人民幣的能力。
熱錢擋境外 集中買港H股
還有一招是在境外上市集資之後,企業想換成人民幣,亦要經過「真實性審核」。到底這7招操作起來怎搞,還有待發掘,但看來中央是要把熱錢擋在境外。炒中國故事,更加會集中來買香港的H股。還有來港集資的內地企業,集資後要換成人民幣調返內地,會困難重重,只會有更多錢滯留在港。
看來香港「水浸」情况會更嚴重,拆息會繼續低企。昨天本地地產股在「批股疑雲」下全線下跌,不妨吼位買入。券商昨天均說,新地(0016)在07年,摸頂批股【圖表1】。新地若回落至近140元,可以買入,另外,剛完成批股的信置(0083),現價亦可以買入。
本周有兩隻新股正在招股,就是內地第二大造船公司熔盛重工(1101)及中信大錳(1091)。由於中信大錳「細細隻」,集資僅17.8億元,股民見好炒,孖展額也較集資177億元的熔盛為多。筆者認為,今次這兩隻股,有點像3個星期前的四環(0460)及友邦(1299)一樣。若大家想抱抽「六合彩」的心態,試試自己的運氣,抽大錳也無妨。但若想認購後持有,就寧願選擇熔盛。
中信大錳招股市盈率達31.5至41.2倍,盈利能力相當波動,而且公司講明,今年及明年在全球會有大量大規模的錳產能投產,可能會出現供過於求。所以抽大錳,只宜首兩天即沽。至於熔盛,估值亦一點不便宜,今年市盈率27.6至38倍,跟同業廣州廣船(0317)的12倍差天共地。不過,熔盛是一家新崛起的企業,06年才取得第一份造船合約,但到今年8月底竟然能成為全國第二大船廠。
熔盛跟買無妨 不要寄予厚望
筆者早前在本欄推介廣船時已說過,造船業應已從海嘯谷底逐步回升。造船價格一向大上大落【圖表2】,不要說全面復蘇,只要反彈回海嘯時的一半跌幅,熔盛的市盈率已立即大降。熔盛最吸引的當然是星光熠熠的基礎投資者名單,包括中投、中海油集團、中壽(2628)及鄭裕彤等,斥資共22億元認購,而且承諾半年不沽出。
但要留意熔盛今年首8個月11.5億元(人民幣,下同)純利中,有5.2億元是來自如皋港區的補貼,反觀廣船,補貼只佔上半年純利的27%。另外,熔盛因為收入主要是美元,若人民幣升值2%,公司便會少賺5940萬元,影響不可說不小。熔盛來自中國客戶的收入僅佔總收入6.2%,而廣船則有24%。
筆者始終覺得熔盛市盈率實偏高,但有大孖沙撐場,跟買亦無妨,但也不要寄予厚望。
撰文:江宗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