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工銀亞洲(0349)私有化獲絕大比數股東通過,未來將加快在港的發展軌跡。董事兼副總經理黃遠輝表示,成功私有化後,可加速工銀亞洲的發展規模,工銀原訂今年分行數目增至50間的大計,將有所上調,最新目標是在未來增至60間,兼挾母行工商銀行(1398)在港大搞人民幣業務。
「工銀今後發展軌道不會有重大改變,但力度和速度將會有所加快。」黃遠輝說,工銀目前在港有44家分行,年底前上水和落馬州的分行將會投入服務。該行原訂年底增至50間,黃氏指出,私有化後工銀的發展進程將會更加急速,中期目標把分行進一步增至60間,即再加16間;又會繼續招聘人手,該行目前聘用員工逾1400人。
繼續增聘 擬增存息吸人民幣
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中,香港作為離岸人民幣中心,為本港銀行帶來重大商機。工銀未來亦以人民幣業務作為主要發展項目,包括在存款、融資、貿易結算上,均期望取得更大市佔率,亦會考慮提升人民幣存款息率吸引資金,惟拒絕透露目前業務概况。
另外,工銀亞洲昨天舉行特別股東大會,終以逾九成八的絕大多數通過私有化,將由母行工商銀行全資持有,工銀亞洲並將於12月21日在港交所除牌,黃遠輝指,該行將繼續保留自己品牌,並在適當時間進行併購,但目前並沒有實質收購對象。銀行界分析員指出,工銀作為全球市值最大銀行工行的香港旗艦,今次私有化後再進一步擴大至相應規模。
工銀上半年貸款增長力度,是市場的2倍,足見業務擴展迅速。為配合業務擴張速度加快,加上巴塞爾資本協定III對緩衝資本的要求,黃氏指出工銀明年或見資本需求增加,除靠母行注入更多資產外,該行亦會考慮其他補充資本的方法,然而私有化後該行毋須股息,資本可有更大彈性。
大行增長快 中小型銀行嘆生意難做
一名不願具名的本地中小型銀行主管亦慨嘆「中小行生意難做」,因為中資銀行崛起速度快,搶生意態度積極。事實上,除工銀外,建設銀行(0939)旗下的建行亞洲、中信銀行(0998)的中信銀行國際等,在香港的市場的經營策略均較積極及具競爭性,建行亞洲曾出動較同業拆息高近80點子的息率搶港元存款。「就算我們也出高息爭生意,都只可以是短期策略,長期難以抵抗,他們(中資銀行)至少有強大的後盾支援!」
(明報記者李家欣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