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資金避險,過往是買美元,可惜量寬二(QE2)推出後,美元的避險能力難免被進一步削弱,似乎避險資金的唯一出路是貴金屬,所以黃金、白銀屢創高位。
受歐債危機刺激,金價突破每盎司1400美元心理關口,直指1500美元,並且升勢未止,有向市場預期高位2000美元進發之意。更有甚者,預期黃金可能會升至1萬美元。不論如何,貴金屬以及商品價格持續上升,預期會是未來一段時間的主要方向。
歐、美、日等先進國家央行都在採取十分寬鬆的貨幣政策,以刺激經濟,大量貨幣流向金融體系,勢將推高通脹憂慮。另外,世界銀行行長Robert Zeollick 日前表示,眾央行是否應該重新考慮恢復金本位制度,以穩定金融體系。這一言論,雖然暫時仍未成為主要聲音,但總會引起央行的注意。值得留意的,是自從美國金本位於1978年取消以來,各國央行持續在市場上減少其黃金儲備,基本上已減至很低的水平,再進一步減持的機會不大,甚至有增加儲備的味道。如此一來,對金價已是強有力的支持。
黃金除了作為避險投資外,主要用作裝飾之用,其中以印度對黃金的需求最大。不過,隨着中國經濟發展已見成效,對金飾的需求大增,將會另一個支持黃金價格上升的動力來源。
瑞金估值廉可吼
投資黃金,最簡單直接的方式當然是買黃金。不過,更有效地運用資金,則應該買金股。試想一下,當黃金價格上升一成,買實黃金的投資者,回報當然是一成。但是,黃金類股的盈利則升不止一成,股價亦價隨着上升多於一成。主要由於公司營運有着槓桿作用,所以回報會較高,風險亦當然會較大。
本港上市的黃金類股中,以剛剛公布第3季度業績的瑞金(0246)估值最廉宜,只有12倍左右的市盈率。其位於內蒙古的金精礦品位亦較佳,每噸含金量超過6克,在國內金礦股中,屬較高水平,加上其業務全數是開採黃金,直接受惠於黃金價格的上升。據了解,一些大型基金近期不斷增持,對股價有一定支持。
唐焱
中國光大控股市場策略部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