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於全球超過150國家廣播的媒體王國鳳凰衛視,將首次落地本港,加入數碼聲音廣播市場,料明年下半年正式開台,絕大部分節目均會以普通話廣播,焦點瞄準本地100萬名以普通話為常用語的港人,目標市場之高度明確,絕對是過往香港廣播業所少見的。
目前本港13條模擬廣播頻道,只有1條港台頻道是以普通話廣播,未有因應普通話市場擴大而增加。鳳凰廣播總裁助理于盈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鳳凰優悅3條頻道都主要以普通話廣播,目標客戶就是本地100萬名以普通話為常用語的港人,以及每年約2000萬來自海峽兩岸的訪港旅客;想學普通話,或想更了解內地的港人,亦是他們的服務對象。被問及未來會否增加廣東話內容,于表示要視乎市場反應。
電視節目或出電台版
根據鳳凰優悅提交予政府資料,集團計劃首6年的總投資為2.3億元,帳面投入遠低於雄濤廣播的6.2億元。不過,只要考慮到鳳凰的財力與規模,投資額少不等於落後形勢。于盈說,鳳凰於全球共有1700多名員工,光是香港已有600多人,現時在過百個國家及地區設有駐站記者,隨時可做現場聯線直播,而且電視亦有主持人、評論人等資源可以用。鳳凰稍後亦會做調查,考慮將部分訪談節目,如「魯豫有約」等變成電台版。凰凰亦已在大埔總台預留地方改裝為電台直播室,另會至少聘請40人,主要是港聞記者。
「第一個開台反蝕底」
對於「大班」鄭經翰宣布搶閘啟播,于盈的反應較新城董事總經理馬健生樂觀,「第一個開台,反而較蝕底」,相信其他電台可先為鳳凰優悅建立基礎聽眾。而電台已暫訂明年下半年先推出「鳳凰精英」頻道,提供時事財經、歷史文化等節目;第2條「鳳凰粵港通」及第3條「鳳凰國語及音樂」頻道,會在之後半年及1年啟播。
至於是否會參與聯手送機,于承認為確保收聽率,會考慮送機或半買半送,而由於鳳凰優悅的目標市場較其他兩台更清晰,于表示要研究是否要將收音機集中送予普通話群體。
(數碼聲音廣播系列之三)
明報記者 張岳弢 羅永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