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時事•議題﹕學習及答題指引長青網文章

2010年11月1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1月18日 05:01
2010年11月18日 05:01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顧問教師﹕慈幼英文學校(中學部)謝萃輝

新聞議題﹕最低工資與僱傭保障

學習單元﹕今日香港

學習目標﹕

◆知識﹕

•透過探討最低工資及勞資關係現况,了解弱勢社群,特別是低收入、低技術勞工的生活

•透過制訂僱傭保障政策的討論,分析政府如何透過制度化及非制度化的方法處理不同人的訴求及意見,以及不同人如何回應

◆技能﹕

•利用數據分析勞資衝突的現况及主因,並比較不同持份者(如政府、資方、勞方及非政府組織)的觀點及立場,分析他們背後各自重視的價值觀(如社會公義、成本效益、自由市場)

•分析政府如何平衡各方需要與利益而作出回應

◆價值與態度﹕

•體會弱勢社群的現况,並對他們面對的困難多一份同理心

•明白保障低收入勞工免受剝削以及商界應有的社會責任的重要

模擬試題

◆資料回應題

1. 根據上述資料,試指出勞資關係存在什麼問題?若情况持續,對香港整體的生活素質有什麼影響?

2. 就保障僱傭權益的議題上,不同持份者有什麼價值立場?勞方的回應方法是否值得支持?試加以解釋。

◆延伸回應題

3. 試以政府推行最低工資立法為例,你認為政府以立法的方式能否保障勞資雙方的權益?

答題指引

◆資料回應題

1. 同學需利用數據並指出導致勞資關係出現的問題。宜把主要因素作概念歸納,例如欠薪欠假等是剝削員工權益的行為。分析出現的問題後,再針對生活素質的不同層面分析,指出正反影響。

此議題可以把重點放於社會(如社會公平、企業責任、仇富情緒)及經濟(如貧富兩極化、跨代貧窮)等問題。

2. 同學首先須指出資方(商界)、勞方(勞工界)及政府對保障僱傭權益的措施(如《最低工資條例草案》及《僱傭條例》)的立場,以及立場如何反映背後所重視的價值觀。例如,資方傾向反對訂立最低工資或制訂較低的水平,反映他們重視行業的成本效益及利潤最大化。勞方則傾向贊成立法訂立最低工資,因有助以法律規範去保障弱勢社群的權益。同時,他們認為企業有社會責任讓低收入人士在合理條件下工作及生活,反映他們認為人應該是有尊嚴地工作,過低的工資是剝削行為。

接着,同學可參考文中資料,指出勞方作出回應行動的方式,再按照個人的評鑑準則,解釋這些準則背後重視的價值,從而作出個人表態。例如,若同學重視社會秩序多於社會公平,則勞方的工業行動因影響社會運作而變得不值得支持。

◆延伸回應題

3. 此題可分為三部分﹕首先要指出勞資雙方各需要何種保障。第二,指出政府保障勞資雙方權益的不同方法﹕如制度化(立法、制定標準及仲裁機制等)及非制度化的途徑(自願計劃、協商機制等)。同學亦可分析不同方法如何保障勞資雙方的權益。最後是提出意見,同學要指出最低工資立法對不同持份者的利弊。例如最低工資立法能否改善低收入人士的生活素質?是否還有其他方式可以做得更好?

討論過程中,同學必須提供支持及反對的論點及理據。最後可按討論結果或個人價值觀取態,清晰寫出個人立場,切忌騎牆或模稜兩可。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