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Paul:最近乘地鐵時,聽到一群高中學生熱烈地談論「中化」,起初我以為這是一隻股票的名稱,後來才想起這是舊制預科的「中國語文及文化」科目。”
“Ben:有次我在餐廳聽見人家談生意,有人說「屍爬」(即CEPA),我即時毛骨聳然。”
■英文
英文有極多縮略詞,它們的組成有不同法則,這裏集中談「首字母縮略詞」(acronym),這些字詞利用名詞詞組中各單字的首個字母組成,例如PE(Physical Education)和GE(General English);高中學生熟悉的例子有JUPAS、NSS、CU、BU和HKU;這五個例子代表了三種讀法,說CU、BU和NSS時,我們會將詞中的字母逐一讀出;至於HKU,多數人會說Hong Kong U(或Kong U);而JUPAS,則當為兩音節的單字讀出。這些可作為單字讀出來的首字母縮略詞近年極為流行,例如AIDS、SWAT、UNESCO、FIFA、TOEFL和IELTS。這種縮略詞的流行程度,可以從CEPA(Closer 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和ECFA(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窺見,我相信很少人會知道它們的英文和中文原名,最有趣的是中國大陸和台灣的商貿官員,都懶得把「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和「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縮略,索性採用英譯的縮略詞!──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 高級導師施敏文博士(Paul)
■中文
中文也有縮略語,生活上,我們為了省時方便,在不同層面中都使用縮略語,如官方機構「特首辦」(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辦公室)、「中聯辦」(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考評局」(香港考試及評核局)、「聯招」(大學聯合招生辦法)等。「聯招」考得好就上「中大」(香港中文大學)去,下課得知兩名「社企」(社會企業)職員,一個被發現「醉駕」(醉酒駕駛),另一個「毒駕」(吸毒後駕駛),於是二人逃至大廈天台「企跳」(企圖跳樓),幸獲剛離開「記招」(記者招待會)的古仔飛身撲救,三人接着去餐廳點了「蛋牛治」(雞蛋牛肉三文治)和「凍檸賓」(冰凍檸檬利賓納)……縮略語除了來自官方機構外,還來自大學、社會時事、茶餐廳食品等,這些縮略語如何從原名省略而成?當中有規律可言嗎?這些問題容後再分析吧。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 高級導師歐陽偉豪博士(Ben)
■有片睇:life.mingpao.com/dialogu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