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有內地學者認為,朝鮮今次炮擊韓國,並非出人意料,實際是對李明博政府堅持把對朝援助、改善兩韓關係,與朝鮮棄核掛鈎「感到憤怒」之舉。平壤政府擺出強硬姿態,對外希望西方承認朝鮮是「擁核國家」,對內則希望贏得軍隊和國人對政權繼承人金正恩的擁護。內地學者直言,事件對中國影響非常負面,美韓肯定會藉機向中國施壓,若事態未能有效控制,甚至不能排除日韓會以自衛之名提出發展核武,東北亞局勢安全將存在「失控」可能。
合作前提需棄核 朝鮮「憤怒」
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教授張璉瑰說,朝鮮去年核試後,曾試圖開展全方位外交,以爭取物質援助,迫使國際社會默認自己是核子國家,今年初更頻向韓國搖動「橄欖枝」,提議恢復金剛山旅遊以增加自己的外匯收入,但未得到正面回應,「李明博政府認為經濟合作的前提是朝鮮棄核,這令朝鮮很憤怒」。
張教授認為,兩韓現時還不至於全面開戰,但朝鮮大踏步的推進濃縮鈾及核武實驗,現在最關鍵是各方要判斷形勢,正視朝鮮擁核的嚴重後果。
「中國有苦衷 拿朝鮮沒辦法」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時殷弘說,朝鮮問題一直是中美角力的一部分,相信事件會令中國再受壓,而韓國對中國不滿更將顯著增加,「中國雖對半島局勢相當憂慮,但考慮到中朝關係等因素,中國有苦衷,難以發揮決定性作用,拿朝鮮沒辦法」。張璉瑰則指出,朝鮮近月強調中朝友誼,之後就推動核計劃,實際上只是在打「中國牌」,把中國納入其外交軌道,「朝鮮從來不會聽中國的話,無論是技術還是戰略決心上,真正能迫使朝鮮放棄核武的只有美國」。
與朝鮮新義州一江之隔的遼寧丹東市昨日市面平靜,新義州也沒有異動。在丹東百度貼吧,當地人有小量討論,希望「別打到咱這就好」,亦有人擔心半島局勢不穩,會嚇跑當地投資者。在微博上,不少人指摘朝鮮在亞運期間開火,關注賽場上的韓朝運動員將有何反應。
明報記者 王艷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