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博士為貧童奔走30載長青網文章

2010年11月2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1月29日 05:59
2010年11月29日 05:59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新聞撮要

1980年,30歲的錢德博士(Dr.Sri Chander)臨時接到命令,帶領4名護士和1名營養師到索馬里北部Las Dhure地區,啓動難民健康服務,度過了艱難的6周。他憶述,由於沒有食物和醫療,難民營內每天都有7、8個孩子死去,實在於心難忍,「我對公共衛生事務的熱忱,就是從那時開始。」

錢德現為世界宣明會(World Vision)亞太地區健康顧問,服務宣明會逾20年,發起及參加的關心母親與兒童健康營養的項目涉及17個國家。錢德指出,若孕婦營養不良,即使成功分娩,亦很可能誕下體重過輕的嬰兒;若孩子在成長期因貧窮無法得到足夠營養,就會發育成一個消瘦的兒童、青少年、成年女性、營養不良的孕婦,形成惡性循環。他解釋﹕「9至11歲青少年期,是人類的第二次成長期,對一個體重過輕的嬰兒來說,若在這階段獲足夠營養,還可長高並正常發育。」

——節自〈貧童無醫 星洲博士奔走30年〉,《明報》,2010.11.22

■參考資料

1.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兒童生存與發展〉﹕www.unicef.org/chinese/media/media_45485.html

2. 宣明會,〈初生夭折﹕母親目送五個子女離世〉﹕

www.worldvision.org.hk/childhealthnow/story1.asp

■相關概念

貧窮(poverty)

醫學援助(medical assistance)

非政府機構(non-governmental organisation, NGO)

■知識增益

全球兒童死亡數據

根據宣明會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報告,每年全球約有900萬5歲以下兒童死亡,即每3秒就有1名兒童喪命,每天有2.4萬兒童死亡。這些死亡個案有99%發生在發展中國家,大多因家庭貧困所致。

■多層思考

1. 綜合以上資料,指出貧困兒童面對什麼健康問題。

2. 錢德博士的工作如何協助改善當地醫療服務?

3. 評估世界性的非政府機構,如宣明會等,在醫學援助方面的貢獻。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