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眾多描寫題材中,筆者認為描寫物件難度最高。
不是嗎?一般寫物文章的命題,多圍繞日常生活,題材是同學素常接觸又最為熟悉,例如「檸檬茶」、「樓梯與升降機」,甚至「八達通」、「圓規與尺」等 ,既要求把握物件特性(甚至獨特性),亦要延伸至思想層面,賦予深刻的寄意。
可是,由於「熟悉」,同學往往懶於發掘物件獨特之處,刻劃因而流於籠統和表面;由於「常見」,思想易被「定型」而欠缺想像力與創意,立意也就難深刻了。
看看以下作品〈熱奶茶〉,作者以熱奶茶為敘事線索,帶出對姑丈帶來的阿姨由極度抗拒到萌生感動的前後變化。筆者節錄文章內容:
「姑媽拎着行李氣冲冲地走出家門,我驚恐地望着姑丈那張因生氣而扭曲的臉,害怕得縮在角落裏。桌上的那杯奶茶仍舊散發着熱氣,忽然,我彷彿看到了姑媽的臉。
奶茶一直是我的最愛。姑媽走後,我就沒有喝過奶茶,我想我再也不會喝了吧。
……我討厭她學姑媽的樣子,在每次冲好奶茶的時候,關切地問我:『好喝嗎?』我使勁一甩手,奶茶翻了,濺到了阿姨的手上……
……我端起奶茶,輕輕地啜了一小口,好香,跟姑媽泡的一樣,都有一股甜甜的味道,讓人還想喝第二口,那怕再被熱水所燙傷……
阿姨又一次把熱氣騰騰的奶茶端上我的書桌,在濃郁的茶香中,我輕輕地叫了聲「姑媽」,阿姨回過頭來,當我端起奶茶時,我發現──她正微笑着。」
毋庸置疑,作者文筆尚佳,亦見布局心思,可是全文對熱奶茶的刻劃,只着意其「熱」、「甜」、「濃郁」,而對「奶」與「茶」本身的特點,以及兩者一黑一白,味道截然不同卻能融為一體,或只要兩者比例稍不同,味道即呈不同變化等特點着墨不多,以致未能具體突顯奶茶的獨特,加上象徵意義欠清晰顯豁,若將物件改為「熱咖啡」、「熱檸茶」,效果也大致相同,那「熱奶茶」這題目便變得可有可無了。
總括來說,凡寫物文章,不能只將物件用作為敘事布局的線索,而必須緊扣物件的特性加以發揮,賦以深刻的象徵寄意。
下期談談描寫場景的文章。
(病例:立意浮淺──描寫文.七之三)
文:李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