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美國眾議院國土安全委員會下任主席、共和黨議員彼得.金,昨呼籲奧巴馬政府把維基解密列為「外國恐怖組織」。他說﹕「我呼籲並全力支持司法部長以違反美國間諜法的罪名,起訴維基解密及其創辦人(阿桑奇)。」阿桑奇目前下落不明,有傳他匿藏在英國。瑞典當局早前突指阿桑奇涉及當地一宗強姦案,要全球通緝他,惹來政治打壓的揣測。阿桑奇目前在《時代》雜誌2010「年度風雲人物」網上票選暫居第一。
歐美5大報章包括英國《衛報》、美國《紐約時報》、法國《世界報》、德國《明鏡》和西班牙《國家報》,都為刊登維基解密的資料而辯護。《紐時》解釋,刊出有關資料是因為它們涉及「重大的公眾利益」。《紐時》強調,已經「小心避免了一些會危害重要線人以及危及國家安全的資料」,又說刊出前已知會白宮官員,並詢問到底有否其他資料需要校訂。《紐時》表示該報「同意了一部分(政府的建議),但不是全部」。
英國《衛報》則稱,揭露事件的所有5份報章,都決定不將整堆資料放出來供公眾瀏覽,又或公布可能危害某人安全的資料,但同時強調「傳媒的工作不是保護強權免遭尷尬」。
反恐官員揚言泄密者應槍斃
美國反恐官員克雷西(Roger Cressey)則揚言:「這次的泄密事件,無論任何人做都應被槍斃。我們外交政策的一大要素,就是我們有能力與外國的同行(官員)老實誠懇地交談,同時確保這些內容不會泄露給公眾知悉。這次泄漏令這最基本的外交要求陷入危機。」
事件反映在資訊革命時代,沒有東西再是秘密。去年英國情報部門MI6新主管的妻子,就曾不慎地將其家庭照片及資料放到facebook;一些官員也因為「心直口快」電郵內容外泄而要公開道歉。
專家﹕資訊革命時代無秘密
倫敦智庫組織專家考克斯(Michael Cox)說:「這是資訊時代的現象,很難將所有東西保密。但我質疑到底是否會出現各國政府所述的國際關係大地震。外交人員一直都私底下說大家壞話,這是人所皆知的。」
法新社/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