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歐債危機一發不可收拾。由去年底希臘問題湧現開始,失火的都只是所謂歐洲邊陲(European Peripherals)的國家,但至近兩天,問題開始向核心國蔓延。歐元區第3大及第4大經濟體意大利與西班牙的國債孳息急升,形勢愈來愈叫人憂慮。
昨天意大利政府一幅原為軍營的地皮,無法如期賣出,立即觸動市場神經。意大利10年期國債跟德國國債孳息息差急升0.2厘,至2厘以上,創歐元面世以來新高。西班牙同年期國債跟德國息差更急升0.3厘,一度衝上3厘,同樣是創新高【圖表1】。
歐元昨天稍為高開後掉頭急插,筆者執筆時已跌破1.3,兩天內大跌2%。歐洲股市周一大跌2%,昨天反彈無力,意大利、西班牙股市再跌超過1%。現時問題亦不獨是「歐豬五國」,市場甚至開始對債務水平同樣高企的比利時,及買了大量「歐豬」債券的法國也打問號。
歐央行無動於中 大鱷狂沽歐元
其實歐洲問題一直存在,據倫敦的券商估計,西班牙明年要籌集的資金有1500億歐元,意大利更有3400億歐元。早前筆者已說過,西班牙銀行明年排隊要集資還債,但當地銀行債券息率較國債的平均息差,上月大升1.17厘,至3.61厘。再加上西班牙的國債孳息大升,可想而知西班牙一眾銀行的形勢實危如纍卵。
歐洲央行對市場最新發展好像仍無動於中,令沽空歐元及歐債的大鱷更加肆無忌憚。
今天中國公布PMI數據,值得留意購進價格指數(Input Price)有否持續上升。市場已預期人行會加息,所以昨天人行拍賣的10年期央票,發行額只得10億元人民幣,是歷來最低。反映當市場已預期加息在即時,人行不加央票的息率,已無法透過發行央票去達到回收流動性的目的。
央票賣不出 市場逼人行加息
人行亦不可能只加央票息,把錢放進銀行的口袋,而不加存款息率。所以,目前的現象是市場已在倒逼人行加息。央票賣不出,人行不加息,就要更多透過加存款準備金率來回收流動性。
當然,若外圍市况差,中央收緊的力度可以調節。但中央現時面對的問題,是過去兩年新增貸款過多,做成貨幣超發,結果令物價失控。筆者反而覺得,人行盡快加息,可以消除短期內的不穩定因素。
港股最近6個交易日,3度在22800點附件獲支持,這個支持位實在不容有失,否則以半小時圖來看,會跌穿下跌三角形【圖表2】,走勢會更差。若大家手頭現金較多,想開始「儲貨」的話,筆者認為調整較大的內銀股仍是好選擇,包括中行(3988)及建行(0939)。若果今天公布的PMI反映經濟略為放緩,購進物價指數亦受控的話,中資股可能有機會出現反彈。
內銀股調整較大 儲貨對象
發改委昨天公布,由本月12日起,降低17類單獨定價藥品的最高零售價,減幅平均有19%,其中包括心腦血管藥及抗生素等。昨天不少藥業股即下跌,據野村的報告,利君(2005)、神威(2877)及聯邦製藥(3933)去年的營業額之中,分別有30%、40%及25%是來自上述的單獨定價藥品。其他有生產抗生素的公司還包括中國製藥(1093),而新上市的四環藥業(0460)亦有生產心腦血管藥。
筆者一向覺得藥業股的透明度甚低,外界亦難以理解每家公司的優勢在哪裏。國家在醫藥方面的補貼不斷增加之餘,醫改另一焦點是要令藥價降低,這是一個大趨勢,多家券商都指昨天的「降價令」只是開始,明年上半年範圍會進一步擴大,看來投資醫療設備股及藥物分銷股的風險,會比製藥股小。
撰文:江宗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