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即將召開,內地連續出台抑物價政策。今日起,內地所有收費公路免收運載鮮活農產品車輛公路費用。連日來,北京等地的蔬菜價格亦較兩周前下降20%左右。但專家認為,中國目前面臨的輸入型通脹,是多年以來最嚴重的一次。明年農曆年期間,內地的消費物價指數(CPI)會達到最高峰。
《新世紀》雜誌引述國家發改委一名專家稱,「穩定物價措施的出台,意味着政府的政策,由此前管理通脹預期開始轉到實際應對通脹」。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程國強認為,中國目前面臨的輸入型通脹,是多年以來最嚴重的一次。「(國務院的) 16條措施,也是輸入型通脹的應對之舉」。
料農曆年CPI達高峰
報道指國務院16條穩定物價措施,主要從增加供給、打擊投機、發放補貼3方面穩定通脹預期。措施力度已與2007年至08年的上一輪高通脹期趨同。中新網的報道則稱,一系列「組合拳」力度從嚴,管控力度前所未有。
高盛中國經濟學家喬虹認為,2008年限價時,CPI已經到達6.7%,但今年底CPI都不會達到這個水平。不過,她認為,明年2月是個關口,因為春節在2月,對農產品價格是一種挑戰。
北京理工大學教授胡星斗亦對本報表示,伴隨元旦、春節到來,物價最高時刻將至,「CPI數字會更高」。還稱,未來兩年,中國仍處於高通脹、高物價局面。他說:「相信抑制物價,會成今年經濟工作會議重點」。
運蔬菜免路費 菜價降5%至20%
今日起實行的鮮活農產品綠色通道,將免收鮮活農產品通行費範圍擴大到所有收費公路。山東省專職運輸蔬菜的長途貨車司機王偉告訴本報,免收公路費,可令菜價降下價5%至20%。他說,菜商從山東蔬菜產地,購買白菜30噸,約需3萬元(人民幣.下同),運輸費7000元中,2000多元為各種高速公路費、過橋費。而胡星斗計算,早前蔬菜漲價的利潤中95%為中間層獲得,「農民並未獲得多少好處,導致城鄉關係不斷惡化」。
內地菜價近日已大幅下降。昨日在北京市崇文區菜市場,與兩周前相比,茄子每公斤由5元減至4元,四季豆7元減至6元,青瓜5元減至4元。豬肉則維持每公斤19元左右。菜販稱,兩周前多個地方降溫,葉菜多被凍壞,運輸困難,導致供應緊張。近日氣溫回暖,供應充足,令菜價下降。
明報記者劉洪慶北京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