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美道聽塗說評估朝鮮動向長青網文章

2010年12月0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2月01日 05:59
2010年12月01日 05:59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新一批涉及中美朝鮮問題的美國外交電文,顯示美國原來主要靠道聽塗說評估朝鮮動向,中韓官員都是美國主要消息來源。但中國官員似乎也摸不清朝鮮的意圖和底蘊。一封電文提到去年6月朝鮮核試不久,兩名中國外交部高官向美方人員稱,相信朝鮮提煉濃縮鈾只是在初步階段,但朝鮮本月便披露已建成大量濃縮鈾離心機。

戴秉國﹕金正日清減仍有飲酒

一封發自去年10月的電文,記錄了副國務卿斯坦伯格(James Steinberg)9月訪華跟國務委員戴秉國的會談。戴秉國說他早前訪朝跟金正日談了兩個半小時,跟3年前相比,金正日清減不少,但健康仍不錯,「思路清晰」。雖然戴秉國自言跟金正日「相對來說較熟悉」,但稱跟金正日的會談,不如他跟朝鮮副外長姜錫柱會談般坦率直接。戴秉國笑言「不敢」跟金正日坦率。他稱金正日出名「酒量好」,他問金正日是否仍有飲酒,金正日答有。

韓官﹕武大偉不說英語難溝通

一些外泄電文則提到美韓官員對中國官員印象。今年2月一電文引述韓國副外長千英宇對中國朝鮮半島事務特使武大偉的批評,指他繼續出任中國六方會談代表團團長是「非常差勁的事」,稱朝鮮一定做了不少工夫游說中國讓武大偉留任。電文引述不知名人士(《衛報》刊登的電文刪去了名字),批評武大偉是「驕矜、滿口馬克思的前紅衛兵」,「對朝鮮、核不擴散等問題一無所知;因他不說英語,很難溝通」。

電文提到的會談,有些是在非官方場合進行,中國官員也顯得較直率。一封發自去年6月的電文,匯報美國駐哈薩克大使跟中國駐哈薩克大使程國平(現任外交部部長助理)在餐廳會面,就朝鮮及中亞能源問題交談,電文形容會談氣氛輕鬆坦率。程國平稱中國的朝鮮政策,目的是要確保朝鮮貫徹核不擴散承諾、維持穩定及「避免激怒金正日」(don't drive (Kim) mad)。

中國駐哈薩克使館疑被竊聽

中俄關係向來被視為較密切,但程國平提到中亞能源時說,雖然俄國跟中亞產油國關係密切,俄國亦控制中亞大部分輸油管,「但俄國不能阻止出口路線最終變得分散的結果」。他預言哈薩克、烏茲別克、土庫曼雖跟俄國密切,但相信不久便會打破俄國天然氣出口的壟斷。他又稱,中國相信,中美能源公司可在中亞能源合作,例如合作開發土庫曼的資源,「我個人不同意俄國在(中亞區)享有特別勢力範圍」。電文稱,程國平半年來跟美國大使坦率交談,但會面地點必定是美國使館或公眾地方。程國平解釋,他相信中國大使館被竊聽,但沒透露竊聽者是誰。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