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下周中期冷鋒襲港,「暖蛋」是不少市民的冬日恩物。聖保祿學校學生楊穎琪自小怕冷,每年用不少暖蛋,她靈機一觸,將暖包內藏的活性碳等化學物質,循環再用成過濾裝置,可吸收污水中的金屬,變為潔淨水,幫助發展中國家改善水源,獲得有中國青少年諾貝爾之稱的「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一等獎。
獲中國青年諾貝爾一等獎
新一代文化協會科學創意中心今年帶同「星之子」劉德健及3名女生,代表香港參加由國家教育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及香港周凱旋基金會合辦的「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
今屆比賽有581份高中作品,當中15人獲一等獎,楊穎琪成為首名香港女生得獎者,另外3名香港代表則獲頒三等獎。
盼助貧民簡易過濾污水
楊穎琪的發明名為「鐵之吸收術師」,以暖蛋芯含有的化學物,包括鐵粉、蛭石、活性碳等作材料,她曾測試不同污染物吸收情况,如以活性碳測試對銅和鉛的吸收,發現活性碳吸收銅效能較鉛高。
會考獲29分的楊穎琪,自小受到藥劑師爸爸的薰陶,對化學、藥劑深感興趣,年幼時已主動研究洗衣粉的潔淨分子和所產生的泡沫。
另3學生獲三等獎
她說今次發明的概念是受到2002年以來中東戰爭所造成的破壞啟發,她在新聞看到美軍派兵攻打伊拉克,戰亂令人民食水受污染,「看到當地人用泥過濾食水,因此想辦法助貧窮地區人民,用簡易過濾法」。
她又稱,未來會嘗試挑戰國際發明賽,爭取世界認同,並以攻讀藥劑學為志願,繼承父親志向。
另外,「星之子」劉德健的防塵電腦主機殼、迦密柏雨中學中六生陳凱誼研究藍綠藻產氫氣發電、恒商中六生連佩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