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上海銀監局副局長張光平昨日表示,隨着流入香港的人民幣逐量攀升,香港已經形成了人民幣現貨市場,今後幾年將是人民幣產品的主要來源之一,在跨境資金流動和跨境業務監管有效到位的前提下,香港可能成為人民幣產品的最主要渠道。而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委、央行前副行長吳曉靈也說,香港未來可能會成為人民幣的離岸金融中心。
滬官:需緊跟港發展
新華社報道,昨日在上海舉行的2010中國財富管理論壇上,除張光平、吳曉靈的上述發言外,上海市金融服務辦公室主任方星海也表示,當前香港人民幣產品創新的速度很快,隨着業務規模的擴大,這將形成人民幣市場化的倒逼機制。上海需緊跟香港的發展,才能利用好這種倒逼機制形成的良性迴圈,以此帶動發展上海的人民幣產品市場。
深圳金融中心取決與港合作
自7月以來,中國已與7個國家和地區簽訂人民幣外匯互換。據中國人民銀行統計,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總量已達8000億元人民幣。今年前3季結算量達1970.8億元,其中貨物貿易進口業務佔近九成。
在論壇上,吳曉靈代表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發布《中國城市金融發展水準評估》報告,報告指作為一個巨型經濟體,未來的中國很可能需要多個,而非僅僅一個國家級金融中心。
她表示,依據區域產業結構特徵和經濟發展需求,中國未來會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區域金融中心:北京是金融政策中心和金融機構聚集中心;上海是金融市場中心和金融創新中心;而深圳的前景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深港合作。
至於香港,吳曉靈指出,「她已經是國際金融中心了,未來可能會成為人民幣的離岸金融中心。」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