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專訪﹕「為趙連海心痛」 北京學者籲司法獨立長青網文章

2010年12月0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0年12月06日 05:59
2010年12月06日 05:59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內地因「信訪」(民眾上訪)而引發的暴力事件時有發生。最高法院月初表示,將制定「涉訴信訪案件終結方法」的規定,對全國重點重複信訪案件進行程序終結,終結案件不再重複辦理。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汪慶華認為,當前中國「司法信訪化」問題嚴重,須重新思考調整司法與信訪的關係,否則社會糾紛只會愈來愈多愈尖銳。

須調整司法與信訪關係

汪慶華日前在香港浸會大學作《通過司法的社會控制:涉訴信訪與行政訴訟》演講。他指信訪與行政訴訟的交叉即是涉訴信訪,一些地方涉訴涉法信訪已佔上訪案件70%左右,法院每年受理的信訪案件,竟比常規案件還多。他認為,現在信訪案件、老信訪戶太多,高院欲制定有關規定,是希望在形式上作終結,否則就不得安寧,「也是將法院的穩控目標、責任主體轉移給地方」。但他認為,長遠來看,還是應將信訪案件分流到行政覆議、社區調解,更關鍵的是要實現司法獨立、建立司法權威,改變以短期社會穩定作為司法目標的做法。

維穩思維造成錯誤判決

對於外界關注的趙連海案,汪慶華直言判決令他「心痛」,「作為學法律的人,我真的不理解,他本身是受害者,去法院門口抗議很正常。這樣的人你都去判他,還有沒有天理?」他認為,政府的判決是出於維穩思維,擔心趙連海成為維權領袖或發展社會運動。

汪慶華不認為撤銷「尋釁滋事罪」就是出路,因為中國《刑法》中有很多類似條款,就算廢除這條,還有其他罪名,如擾亂公共秩序罪等,「這些都不是具有現代思維的罪名,它尺度特別寬、特別容易令人入罪。如果可以這麼輕易濫用的話,那我們一言一行都可以動輒入罪」。

明報記者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