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餵母乳忌食鹿茸烏雞進補絲瓜豆腐助媽媽催奶長青網文章

2018年04月1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8年04月18日 23:36
2018年04月18日 23:36
新聞類別
健康
健康
詳情#
【蘋果日報】近年越來越多媽媽選擇餵哺母乳,為寶寶提供天然營養。但未必所有媽媽都有足夠母乳,產後補身及催奶成為重要一環。中醫師指出,不少人誤以為產後需以鹿茸及烏雞等溫補,其實應以滋陰為主,過於溫補只會令母乳太過燥熱,令寶寶有敏感及濕疹等症狀,普通食物如豆腐、絲瓜及紅豆等,已有通乳及滋陰功效,素食者亦合用。
記者:伍雅謙
Image removed.
註冊中醫師胡淑怡指出,一般婦女產後因為大量失血,出現陰血虛情況,因產後身體虛弱,不少人進食溫補食材,但其實產後初期不宜溫補,如以鹿茸、烏雞及紅參燉補品,容易因為過於溫燥而動血,大補氣血後再出現產後大出血,故產後其實應以滋陰為主。
母乳能提供嬰兒成長所需營養,媽媽若產後乳汁不足,可食催奶食物輔助。胡稱產後婦女可進食滋陰通乳的食物,如絲瓜、豆漿、豆腐及紅豆等,不容易發胖,亦能增加乳汁。反而媽媽若在產後飲食過於溫補,寶寶進食母乳後可能會出現熱氣、皮膚乾燥、敏感,甚至出現濕疹等情況。若怕催奶素食的食材會令媽媽出現胃寒,可在飲食上加入薑片,亦有助產後媽媽收縮子宮。
Image removed.
花膠或致乳房脹痛
此外,媽媽亦可按摩胸口的膻中穴,穴位在兩邊乳頭之間的正中點,以手輕掃穴位,特別在餵哺前輕掃約30下,通乳效果會較佳。
胡稱非餵哺母乳的媽媽也毋須避食催奶食材,因食材始終不是中藥,除非乳汁太多令乳房不適,才需向醫生求診收乳。她提到,婦女產後亦要着重補虛,因容易出現腰痛,可以黑豆甘草湯活血利水,黑豆可活血通疼,甘草則可補氣,改善腰痛及預防水腫,特別適合婦女產後食用。惟不少人會將黑豆及紅豆等豆類炒過後再烹煮,貪能快熟,可節省烹調時間,但會令豆類過於熱氣,產後婦女不宜進食。
哺乳媽媽不宜進食麥芽及花膠,因麥芽在中醫學是退乳的主要藥材,花膠則會令母乳黏稠不暢,令乳汁無法順利排出,即使不餵母乳,也有機會引起乳房脹痛。
胡稱曾診斷一名36歲產婦,因產後身體虛弱,近乎沒有乳汁餵哺寶寶,「一餐都唔夠」,亦有周身骨痛等情況。她除為該病人處方中藥外,亦建議對方多進食絲瓜豆腐湯,因絲瓜及豆腐都有通乳功效,平日亦可經常以豆類煲湯,每日進食豆腐及飲豆漿。約兩星期後,胡淑怡稱該名病人的母乳有增加,由一天也沒有一餐足夠母乳,變為寶寶每天只需補一餐奶粉,其餘5餐均有足夠母乳提供。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