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醫生會戲言伊利沙伯醫院(QE)是「戰地醫院」,因為不論病人國籍、身份、病況,QE都會收留醫治。一間沒有冷氣、搭滿帆布床的病房收容近百病人,且人人滿意,無人懷疑醫生斷錯症、睇漏病,絕非天方夜譚。今日,港人會稱QE是「戰地伊院」,意指醫院急症室、病房、專科門診、藥房,全數淪陷,環境有如第三世界般惡劣。
伊利沙伯醫院55年來診治過以百萬計病人,這座城市心臟6年後也要接受大手術,東移啟德。未來會否出現甚麼不良反應?暫無人知。政策就是政策,何曉輝、李耿淵、曾小玲3位服務QE逾四分一世紀的醫護,只希望退休之前,力保QE、「女王醫院」這個亞洲品牌不會隨李小龍的身影,被時代巨輪吞噬。當年這位國際巨星突然猝死,震驚全球,死前就是被送到伊院搶救。
記者:于健民
伊利沙伯醫院未成形前,只叫「新九龍醫院」,以便與亞皆老街的九龍醫院分辨。1958年,香港總督府宣佈醫院獲伊利沙伯女王欽准,以其名字命名Queen Elizabeth Hospital。5年後落成,有1,320張鐵病床,全亞洲最多,成為亞洲最大型醫院。「女王醫院」、QE這些別名、簡稱也傳遍亞洲,有報章甚至把QE譽為「遠東之冠」。
醫學少林寺 55年來一直很擠擁
但對本港醫學界而言,「女王醫院」更像少林寺、木人巷。鼻咽癌世界權威、已故的何鴻超教授60年代統領伊院放射治療科後,伊院人才輩出。曾協助搶救李小龍的麥海雄、前心臟專科學院院長潘昭安、「隱形俠醫」余宇楷、腎科專家唐國隆,都自QE闖出名堂。掌管衞生政策的前局長周一嶽及楊永強,1971年醫科畢業後在伊院分別任骨科及內科醫生,周做局長前為「女王醫院」院長;楊則專研肝病及愛滋病,90年代協助成立醫管局。
55年過去,多間公立醫院落成、翻新,但心臟科等部份專科,QE仍是「一哥」。該院內科顧問醫生李耿淵,1993年入QE,打拼25年,幫無數病人做過「通波仔」、心臟搭橋手術。「2010年,我哋做咗全香港第一宗TAVI(導管主動脈瓣植入術),算係亞洲先驅,我感到自豪」。至今,QE也是接收全港心臟科奇難雜症的集中地,「好多海外醫院、醫療中心都會遠赴合作,就係因為QE呢個品牌」。
他說初入伊院時,走廊仍然如七十年代般擺滿帆布床,一個病房隨時服務近百病人。「啲床一張黐住一張,試過要擒過其他病友嘅床,再騎上去男病人張床做心外壓。情況係似戰地醫院。」以前醫院大部份地方沒冷氣,只消工作1小時,白袍便完全濕透。今時今日,為了加強空氣流通、避免細菌滋生,醫院內冷氣強勁,醫生少穿一件衣服隨時着涼。
由帆布床到有輪床,25年來李耿淵依然每日服務數十病人,在爭分奪秒的工作環境下保持一貫溫文爾雅的語氣。「以前病人(在醫院)冇咩怨言,又好快出到院,走得好開心,就算我哋on call好辛苦,亦都好開心……依家嘅病人可能本身識多咗,例如(醫生)要拎consent(授權),以前只需要講,治療有咩好處;依家要講埋壞處、有咩exact風險、有冇替代方案」。
李醫生心中的「戰地醫院」,代表高效率服務;但市民口中的「戰地伊院」,卻用來嘲諷醫院人滿之患。「可能有啲市民會用外國醫院嚟比較,覺得QE比較迫……但醫院角度,咁多人入院,加床係迫不得已」。
南丁格爾路 院內奉獻精神象徵
事實上,六、七十年代伊院的服務量,相較今天隨時不遑多讓。伊院婦產科部門運作經理曾小玲說,伊院的產房過去半世紀都是公立醫院裏最繁忙的;七十年代爆發越南難民潮時,單是應付四方八面湧來的難民婦,已相當吃不消,加上本地孕婦,不科學地計算,一年可以接生逾萬嬰兒。她1988年加入QE時,難民問題已大致緩和,「但都仲好多人生仔,一更8個鐘頭,可以接(生)17個」。
曾小玲9歲時父親因病在QE去世,令她大受打擊,也決意中學畢業後立即就讀護士學校,在伊院婦產科做一名好護士,見證伊院2016年5月成為本港首間「愛嬰醫院」。「以前產房冇咩隔音、私隱考慮可言,可能得塊布隔開,(生產時)大聲叫全部人都聽到晒。依家有獨立房,私隱度高啲……好多太太都覺得,喺QE生完第一胎,如果打算再生,一定要返嚟……(對我而言)係好驕傲嘅一件事」。
所謂「愛嬰醫院」,代表服務獲世界衞生組織及絕大部份孕婦、媽媽認同。但近兩年QE發生多宗孕婦產後死亡事故,曾小玲說,O&G(婦產科)的確有一段時間成為「眾矢之的」,醫生、護士都不好受,「要做好多counselling(輔導)」。
但護士與醫生一樣,要隨時面對突發狀況、逆境,不能受情緒影響,如南丁格爾無悔地以生命拯救生命。「45周年嗰時,護士學校出面馬路改名做『南丁格爾路』,就係想學生可以秉承佢嘅精神」。翻看舊新聞,2008年10月地政總署宣佈把該條馬路定名「南丁格爾路」;但曾姑娘大爆,當年路政署其實大力反對再以人名命名街道,經一輪諮詢、周旋後,路政署始答允,造就回歸後首條以外國人命名的街道。
QE啟用之初,本港有300萬人口;到2018年,統計處估算人口達744萬。人口怎變,座落油尖旺以至整個香港核心地帶的QE,盡責地扛下城市的生老病死。1996年11月20日佐敦嘉利大廈5級大火案;1997年1月25日尖沙嘴寶勒巷Top One卡拉OK店汽油彈縱火案;2018年9月16日,50年一遇的超強颱風「山竹」襲港,3件事都有一個共通點:副院長兼急症室前部門主管何曉輝都在伊院指揮及協助搶救。
對他而言,有危便有機。他中三時因為打籃球「爆眼」,到QE急症室等候縫針、留醫接受觀察,切身感受醫院並非可怕的地方,立志從醫,投身QE急症室一做30多年;上述兩次大火後,他向院方爭取改善急症室設備,在檢查室加裝呼吸道急救儀器,使今日急症室不論如何「迫爆」都能應付。
那些往事不止鍛煉了他的醫術,更培養了他對QE的感情。「對於我哋呢一代嘅同事,一定係好唔捨得。不過QE好多設施都好舊,容量滿足唔到需求。」醫人與醫更多人,是重質與質量兼顧之別;縱使多年來不斷擴建、加建,目前約有2,000張病床的「女王醫院」,也難以應付服務需求。2024年有2,400張病床的啟德醫院落成後,QE大部份服務都會搬去新院。
木人巷醫護 難捨QE之名成歷史
那個被一代又一代杏林巨人稱為「少林寺」、「木人巷」的QE,會否終於隨着時代的巨輪,一步步自眼前消失?何曉輝一本正經地說:「其實好似搬新屋咁箒,同事都會參與、畀下意見新醫院……雖然啟德暫時睇落好似好荒蕪,但相信(醫院及社區)配套會跟得上。」再問他是否捨得QE歷史就此完結?他以帶着滄桑的臉孔苦笑說:「對我哋呢一代同事嚟講,QE呢個名係好有感情,如果冇咗,係會好唔捨得……」在旁的李耿淵及曾小玲,黯然不語,默默點頭。
醫護業界對「戰地醫院」的感情,盡在不言中。
女王醫院大事紀
1952年 港英政府批准於佐敦京士柏用地興建醫院
1955年 批出建院草圖,預算建築費用6,000萬元,定名「新九龍醫院」
1958年 改以英女皇命名為「伊利沙伯醫院」
1959年3月 菲臘親王來港主持奠基儀式
1960年 護士宿舍及訓練學校率先落成及啟用
1963年9月10日 時任港督柏立基爵士主持伊院開幕,其他大樓及臨床服務陸續開展
1963年12月3日 醫院接收第一名住院病人,為4歲小朋友黃鼎強
1963年12月19日 伊院急症室正式取代九龍醫院急症室服務
1967年8月24日 商台節目主持人林彬被扔汽油彈送到伊院搶救後不治
1973年3月20日 武打巨星李小龍在家昏厥送伊院急症室,搶救半小時後證實死亡
1975年 擴建急症室
1978-79年 約500公院護士響應公務員團體不滿加薪幅度低示威於伊院集會,其後演變成工業行動
1980年4月 時任港督麥理浩輕微中風到伊院治療
1988年 時任伊院顧問醫生楊永強,以醫生工會身份向政府要求增聘醫生人手
1996年11月20日 嘉利大廈大火,41死81傷,伊院派出3隊醫療隊到場,連續18小時協助搶救
1997年1月25日 寶勒巷Top One卡拉OK店縱火案,17人死亡,伊院主力救治死傷者
2015年10月 1,300名醫生不滿公立醫院醫生薪酬沒跟隨公務員加薪3%,於伊院發起靜坐。醫管局及政府其後同意補回增幅
2016年1月 施政報告提出十年醫院發展計劃,於啟德興建一座擁2,400病床的全科急症醫院,料2024年落成,伊院服務將全數搬遷,伊院原址將改為日間醫療中心
2018年2月 財政預算案公佈,會在伊院現址「興建一座新醫院」,至於伊院的名稱能否保留,政府不置可否
資料來源:伊利沙伯醫院、《蘋果》資料室
伊利沙伯醫院55年來診治過以百萬計病人,這座城市心臟6年後也要接受大手術,東移啟德。未來會否出現甚麼不良反應?暫無人知。政策就是政策,何曉輝、李耿淵、曾小玲3位服務QE逾四分一世紀的醫護,只希望退休之前,力保QE、「女王醫院」這個亞洲品牌不會隨李小龍的身影,被時代巨輪吞噬。當年這位國際巨星突然猝死,震驚全球,死前就是被送到伊院搶救。
記者:于健民
伊利沙伯醫院未成形前,只叫「新九龍醫院」,以便與亞皆老街的九龍醫院分辨。1958年,香港總督府宣佈醫院獲伊利沙伯女王欽准,以其名字命名Queen Elizabeth Hospital。5年後落成,有1,320張鐵病床,全亞洲最多,成為亞洲最大型醫院。「女王醫院」、QE這些別名、簡稱也傳遍亞洲,有報章甚至把QE譽為「遠東之冠」。
醫學少林寺 55年來一直很擠擁
但對本港醫學界而言,「女王醫院」更像少林寺、木人巷。鼻咽癌世界權威、已故的何鴻超教授60年代統領伊院放射治療科後,伊院人才輩出。曾協助搶救李小龍的麥海雄、前心臟專科學院院長潘昭安、「隱形俠醫」余宇楷、腎科專家唐國隆,都自QE闖出名堂。掌管衞生政策的前局長周一嶽及楊永強,1971年醫科畢業後在伊院分別任骨科及內科醫生,周做局長前為「女王醫院」院長;楊則專研肝病及愛滋病,90年代協助成立醫管局。
55年過去,多間公立醫院落成、翻新,但心臟科等部份專科,QE仍是「一哥」。該院內科顧問醫生李耿淵,1993年入QE,打拼25年,幫無數病人做過「通波仔」、心臟搭橋手術。「2010年,我哋做咗全香港第一宗TAVI(導管主動脈瓣植入術),算係亞洲先驅,我感到自豪」。至今,QE也是接收全港心臟科奇難雜症的集中地,「好多海外醫院、醫療中心都會遠赴合作,就係因為QE呢個品牌」。
他說初入伊院時,走廊仍然如七十年代般擺滿帆布床,一個病房隨時服務近百病人。「啲床一張黐住一張,試過要擒過其他病友嘅床,再騎上去男病人張床做心外壓。情況係似戰地醫院。」以前醫院大部份地方沒冷氣,只消工作1小時,白袍便完全濕透。今時今日,為了加強空氣流通、避免細菌滋生,醫院內冷氣強勁,醫生少穿一件衣服隨時着涼。
由帆布床到有輪床,25年來李耿淵依然每日服務數十病人,在爭分奪秒的工作環境下保持一貫溫文爾雅的語氣。「以前病人(在醫院)冇咩怨言,又好快出到院,走得好開心,就算我哋on call好辛苦,亦都好開心……依家嘅病人可能本身識多咗,例如(醫生)要拎consent(授權),以前只需要講,治療有咩好處;依家要講埋壞處、有咩exact風險、有冇替代方案」。
李醫生心中的「戰地醫院」,代表高效率服務;但市民口中的「戰地伊院」,卻用來嘲諷醫院人滿之患。「可能有啲市民會用外國醫院嚟比較,覺得QE比較迫……但醫院角度,咁多人入院,加床係迫不得已」。
南丁格爾路 院內奉獻精神象徵
事實上,六、七十年代伊院的服務量,相較今天隨時不遑多讓。伊院婦產科部門運作經理曾小玲說,伊院的產房過去半世紀都是公立醫院裏最繁忙的;七十年代爆發越南難民潮時,單是應付四方八面湧來的難民婦,已相當吃不消,加上本地孕婦,不科學地計算,一年可以接生逾萬嬰兒。她1988年加入QE時,難民問題已大致緩和,「但都仲好多人生仔,一更8個鐘頭,可以接(生)17個」。
曾小玲9歲時父親因病在QE去世,令她大受打擊,也決意中學畢業後立即就讀護士學校,在伊院婦產科做一名好護士,見證伊院2016年5月成為本港首間「愛嬰醫院」。「以前產房冇咩隔音、私隱考慮可言,可能得塊布隔開,(生產時)大聲叫全部人都聽到晒。依家有獨立房,私隱度高啲……好多太太都覺得,喺QE生完第一胎,如果打算再生,一定要返嚟……(對我而言)係好驕傲嘅一件事」。
所謂「愛嬰醫院」,代表服務獲世界衞生組織及絕大部份孕婦、媽媽認同。但近兩年QE發生多宗孕婦產後死亡事故,曾小玲說,O&G(婦產科)的確有一段時間成為「眾矢之的」,醫生、護士都不好受,「要做好多counselling(輔導)」。
但護士與醫生一樣,要隨時面對突發狀況、逆境,不能受情緒影響,如南丁格爾無悔地以生命拯救生命。「45周年嗰時,護士學校出面馬路改名做『南丁格爾路』,就係想學生可以秉承佢嘅精神」。翻看舊新聞,2008年10月地政總署宣佈把該條馬路定名「南丁格爾路」;但曾姑娘大爆,當年路政署其實大力反對再以人名命名街道,經一輪諮詢、周旋後,路政署始答允,造就回歸後首條以外國人命名的街道。
QE啟用之初,本港有300萬人口;到2018年,統計處估算人口達744萬。人口怎變,座落油尖旺以至整個香港核心地帶的QE,盡責地扛下城市的生老病死。1996年11月20日佐敦嘉利大廈5級大火案;1997年1月25日尖沙嘴寶勒巷Top One卡拉OK店汽油彈縱火案;2018年9月16日,50年一遇的超強颱風「山竹」襲港,3件事都有一個共通點:副院長兼急症室前部門主管何曉輝都在伊院指揮及協助搶救。
對他而言,有危便有機。他中三時因為打籃球「爆眼」,到QE急症室等候縫針、留醫接受觀察,切身感受醫院並非可怕的地方,立志從醫,投身QE急症室一做30多年;上述兩次大火後,他向院方爭取改善急症室設備,在檢查室加裝呼吸道急救儀器,使今日急症室不論如何「迫爆」都能應付。
那些往事不止鍛煉了他的醫術,更培養了他對QE的感情。「對於我哋呢一代嘅同事,一定係好唔捨得。不過QE好多設施都好舊,容量滿足唔到需求。」醫人與醫更多人,是重質與質量兼顧之別;縱使多年來不斷擴建、加建,目前約有2,000張病床的「女王醫院」,也難以應付服務需求。2024年有2,400張病床的啟德醫院落成後,QE大部份服務都會搬去新院。
木人巷醫護 難捨QE之名成歷史
那個被一代又一代杏林巨人稱為「少林寺」、「木人巷」的QE,會否終於隨着時代的巨輪,一步步自眼前消失?何曉輝一本正經地說:「其實好似搬新屋咁箒,同事都會參與、畀下意見新醫院……雖然啟德暫時睇落好似好荒蕪,但相信(醫院及社區)配套會跟得上。」再問他是否捨得QE歷史就此完結?他以帶着滄桑的臉孔苦笑說:「對我哋呢一代同事嚟講,QE呢個名係好有感情,如果冇咗,係會好唔捨得……」在旁的李耿淵及曾小玲,黯然不語,默默點頭。
醫護業界對「戰地醫院」的感情,盡在不言中。
女王醫院大事紀
1952年 港英政府批准於佐敦京士柏用地興建醫院
1955年 批出建院草圖,預算建築費用6,000萬元,定名「新九龍醫院」
1958年 改以英女皇命名為「伊利沙伯醫院」
1959年3月 菲臘親王來港主持奠基儀式
1960年 護士宿舍及訓練學校率先落成及啟用
1963年9月10日 時任港督柏立基爵士主持伊院開幕,其他大樓及臨床服務陸續開展
1963年12月3日 醫院接收第一名住院病人,為4歲小朋友黃鼎強
1963年12月19日 伊院急症室正式取代九龍醫院急症室服務
1967年8月24日 商台節目主持人林彬被扔汽油彈送到伊院搶救後不治
1973年3月20日 武打巨星李小龍在家昏厥送伊院急症室,搶救半小時後證實死亡
1975年 擴建急症室
1978-79年 約500公院護士響應公務員團體不滿加薪幅度低示威於伊院集會,其後演變成工業行動
1980年4月 時任港督麥理浩輕微中風到伊院治療
1988年 時任伊院顧問醫生楊永強,以醫生工會身份向政府要求增聘醫生人手
1996年11月20日 嘉利大廈大火,41死81傷,伊院派出3隊醫療隊到場,連續18小時協助搶救
1997年1月25日 寶勒巷Top One卡拉OK店縱火案,17人死亡,伊院主力救治死傷者
2015年10月 1,300名醫生不滿公立醫院醫生薪酬沒跟隨公務員加薪3%,於伊院發起靜坐。醫管局及政府其後同意補回增幅
2016年1月 施政報告提出十年醫院發展計劃,於啟德興建一座擁2,400病床的全科急症醫院,料2024年落成,伊院服務將全數搬遷,伊院原址將改為日間醫療中心
2018年2月 財政預算案公佈,會在伊院現址「興建一座新醫院」,至於伊院的名稱能否保留,政府不置可否
資料來源:伊利沙伯醫院、《蘋果》資料室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