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壹週刊:追澳門豪宅30億爛賬藍剛之子硬撼馬萬祺家族長青網文章

2018年12月1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E123 Administrator on 2018年12月17日 12:24
2018年12月17日 12:24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上世紀60年代,曾任香港警隊刑事偵緝處總探長的藍剛,與呂樂、韓森及顏雄並列「四大探長」,他憑着超高語言天份,操流利日語、法語及西班牙語,加上奇準槍法,外號「神槍手」,晉升神速。後來,與其他探長命運相似,為逃避廉署追緝令,移居海外,最後客死異鄉,終年62歲。一代梟雄的傳奇故事,後來被拍成電影《藍江傳》。關於他的傳聞很多,有傳外表俊俏的他,風流成性,一妻四妾,兒女成群,但從無稽考。
藍剛資產物業遍佈海外,但隨着四大探長相繼離世,再沒有他的消息。上周,《壹週刊》找到他的長子藍章穎,年約60歲的他,亦從事物業中介工作,多年來在香港、溫哥華兩地發展地產事業。十多年前,他走到澳門與德祥地產主席張漢傑及「澳門大亨」馬萬祺家族,合作發展澳門豪宅項目金峰南岸。最後,金峰南岸賺過百億,他卻指被過橋抽板:「我一定追究到底!」並揭開一塊工業爛地如何變成百億金蛋的複雜內情。
撰文:梁佩均 攝影:梁正平 廖健昌
父親外表俊俏,藍章穎五官跟從網上找到的藍剛相片甚相似,更有點像混血兒,藍章穎透露祖母是中法混血兒,因此他和父親也是「鬼鬼哋」。藍章穎一直生活低調,多年來香港、溫哥華兩邊走,從事兩地地產工作。曾追隨多名地產界猛人,包括馮景禧及南豐陳廷驊,德祥地產主席張漢傑是他多年拍檔,對方一直知道其身份,他記得張漢傑曾任華懋秘書,後來轉到信和任職,張亦曾帶他到合和中心頂樓餐廳與他的前老闆「小甜甜」龔如心吃飯,「我好記得嗰日小甜甜食完就走,張單仲係張漢傑埋」。藍章穎亦介紹陳國強給張認識,兩人惺惺相惜,更經常一起打牌,「我當佢師傅,佢睇市叻,睇契叻,睇到點樣將一塊地轉用途,變金蛋」。
馬家財力不足 拉線張漢傑合作
不過,兩個相識逾30年的好朋友,最終因財失義。2000年代初,澳門賭權開放,張漢傑感覺澳門地產有市有價,並看中一塊位於澳門路環聯生工業村的地皮,知道股東之一是澳門馬萬祺家族,得知藍章穎認識馬家後人馬志遠,於是着他負責聯絡及磋商發展事宜。到最後該地皮發展為12幢住宅,數千個單位,然而藍聲稱應得的數十億元紅股,至今仍未到手。被過橋抽板的不滿,他在鏡頭前一一道出。身為四大探長之後,但藍章穎語氣強硬得來斯文:「老實說,我在明,他在暗,他要做甚麼,我無辦法預見,你問我怕不怕,我亦不怕。」
上周四,藍章穎帶記者走訪金峰南岸,他指手劃腳侃侃而談,對樓盤的前世今生,十分清楚。該幅地本是工業用地,由馬萬祺家族、何厚鏵家族及中山市窗口公司持有,後者持股七成,是大股東。「中山市窗口公司想賣,而何厚鏵家族冇意向發展這塊地,馬家有意想買,是必然的人選,所以一拍即合」。他指,要買起這幅地程序不簡單,需要得到中山市政府同意,藍章穎指自己花上一年時候磋商。「淨係飲茶食飯,都用咗過百萬呀!」
不過,馬家要買起地皮,估計最少需20億元資金。馬萬祺是第8至11屆全國政協副主席,與澳門回歸後首任特首何厚鏵的父親何賢,以及現任特首崔世安的叔父崔德祺三個家族,被稱為「澳門三大家族」,有傳三大家族「輪住」擔任澳門特首。馬萬祺2014年以95歲之齡離世,雖然他在澳門政經界地位崇高,與霍英東齊名,然而做出入口白米、雜貨等日用品起家的他,財富未有想像中豐厚。藍章穎說當時馬家未能獨力投資:「我相信他當時的能力只能拿出三、四億。」
藍章穎向馬家後人馬志遠開出談判條件,「我說我幫你去跟香港(張漢傑)溝通,希望能夠達成一個協議,變相馬家能夠持股五成,香港(張漢傑)亦持股五成。如果我能夠辦得到這件事,我要求有紅股,即是在馬家的股份內佔一個應有的比例,那時說是兩成。」藍章穎隨即跟張漢傑商討,張漢傑要求在該兩成紅股亦佔分成,來來回回,最終三方都同意這方案,更成立了一間顧問公司持有這兩成紅股。「那個時代在澳門,很多方面都要跟政府有溝通、疏通,才可以做得到」。
不過事件卻殺出程咬金。原來該幅地過去空置數十年,一直拖欠澳門政府地租,故不能動用旗下上市公司保華集團的資金完成地皮交易,因此馬、張兩人引入南豐地產、菲律賓的Ayala集團、AIA旗下基金、實德(澳門)等財團,又向金利豐朱李月華借入六億元,才有足夠資金。然而,地皮成交後,藍章穎卻被棄諸門外,「成交時用了另外一間公司去成交,而並非原先我們同意的一間公司。我覺得這是一個欺騙行為,可以說是過橋抽板」。
相約當面追數 馬志遠只望手機
他說只想取回應得的兩成紅股,「買入的平均地價只是每呎300多元,補地價也只是數百元,再加上建築費,我估計成本不用2,000元。第一期都賣3,000多元一呎,最後那一期是賣超過一萬元。整個項目,他們賺數百億元。我嗰份起碼30億」。
藍章穎與張漢傑1983年起合作了不下數十個項目,由香港到加拿大都有。「我們多數都是興建住宅,包括apartment、獨立屋,買現成的,有個大大項目144個單位,是我經手買。很短的時間賣出去,賺了很多利潤」。過去張漢傑都沒有欠他,「可能過去因為銀碼細」。他們不是每次做生意都白紙黑字,「有很多東西很難簽,你也知道中間有很多利益」。
藍章穎欲追討他應有的紅股:「每次打電話給馬志遠,他說叫我跟張漢傑說。打電話給張漢傑,他說叫我跟馬志遠說。」最後一次,藍章穎與馬志遠在金鐘和記大廈內的Caffe Habitu講數,太太Louisa亦跟隨。本刊獲得一條當日「講數」片段,藍章穎一直罵,馬志遠眼只望手機,表現尷尬,一直沒有直視藍章穎,最後藍章穎向馬志遠說:「法律解決吧。」這個馬家後人說:「你搵傑哥,搵日再夾。」聽罷拂袖離去。藍章穎亦已發律師信給他們。
張漢傑向本刊否認此事,「我完全唔知。為甚麼會有紅股呢?如果有紅股就有一張紅股承諾書,他有給你看嗎?他都傻的,他只是經紀,負責介紹咋,(有給過他佣金嗎?)當然有啦,多少不記得了,係咁啦。」馬志遠聽到記者致電,則立即掛斷電話,並再不接聽。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