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娛樂
詳情#
【蘋果日報】HBO新推出的迷你劇集《切爾諾貝爾:傷心的兒童》(Chernobyl),只有五集卻高度還原近代史上最慘烈的人為意外,劇集講及蘇聯的切爾諾貝爾核電廠於1986年4月26日爆炸,死亡人數多達14萬,原來與官員隱瞞的處理手法有莫大關係。該劇以紮實故事,淡定影像引來好評如潮,被劇迷認為是HBO有史以來最佳劇集。
美國劇《切爾諾貝爾》(Chernobyl)
類型:寫實、歷史
演員:謝諾哈利斯、史戴倫史卡斯格、愛美莉屈臣
雖然HBO出品的《權力遊戲》(Game of Thrones),令一眾劇迷等足八季卻爛尾收場,但HBO勝在劇集一浪接一浪,劇集《切爾諾貝爾》從核子反應爐爆炸後,帶出這宗導致該地永久荒廢的意外,為世人警示核子的破壞力。劇集一出已獲各方極力好評,於IMDb的評分更高達9.7分,進佔榜首,比公認神劇《絕命毒師》(Breaking Bad)、《雷霆傘兵》(Band of Brothers)及《權力遊戲》的評分還要高。
封鎖消息害死居民
《切》劇故事開始以一位調查事故的學者,忍受不住掩蓋謊言的痛苦而自殺開始,時間跳回至事發一刻,在共產主義中集體主義對事故發生後的態度,掩蓋真相,自欺欺人導致意外成為無法收拾的殘局為切入點。核電廠的意外為生態帶來無窮後患,但在後冷戰時代,美蘇之間的競爭下,不容接受失敗情況,惟有把人民的性命押上,無知的市民對核子認識淺薄,因被官員誤導,無數的消防員、醫護人員、以至附近城鎮的市民生命以及後代的健康白白賠上。
劇中沒有驚險的場面,也沒有大爆炸製造視覺效果,直到第三集,才看到捨身救人的消防員因核輻射感染後的慘況,令觀眾發現意外不可怕,維穩政權才是真正的謀殺。
劇集其中兩幕對比非常深刻,事故後各級官員在密室開會,各自陳述意外原因,其中一位官員提出合理質疑時,卻被疑似幕後boss級人馬「教訓」,要在危難時期相信國家。Boss以封鎖政策杜絕消息流出,意圖掩蓋真相,但事發時已進入電視起飛的80年代,衞星圖片也處處可見,最後掩蓋不了,政府始肯改變策略撤離居民,可惜也錯過了救人的黃金時機,可見人禍才是最可怕。
煤礦工人仗義救援
另一幕能源部長西裝筆挺走到煤礦求過百工人出手救援,礦工明知危險,願意為人民捐軀同時,不忘爭取合理權益和回報,最後工人們雖然答允,卻滿手灰塵拍在部長的光鮮西裝令他滿臉塵土,拋下一句:「你終於似番個能源部部長」,可見仗義每多屠狗輩。
撰文:龍華琛
【情節真實高度評價】
《切爾諾貝爾》開播不到一個月,即以9.7分榮登權威網站IMDb電視劇史上第一名。其實此劇獲得如此高評價,全因劇集情節上力求真實,加上有實力派演員落力演出,令觀眾不斷加分。
輻射影響震撼
劇集最煞食招數,莫過於以真實手法描寫輻射帶來的恐怖,一個個受害者慢慢被輻射侵蝕的場面,令劇中氣氛壓迫感一層一層推上高峯,例如劇中講去核電廠救火消防員們,起初救火時仍無異樣,不過之後當晚面部出現紅斑,幾天後從頭到腳全身腫脹得像異形,逐步病變令人看得不忍卒睹。網上有不少自稱經歷過這場災難的網友,就指歷史場面還原度極高,有網友更稱「隔着個mon(屏幕)都能感受到輻射」。
取材文學作品
劇集情節有參照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白俄羅斯作家阿列克謝耶維奇(Svetlana Alexievich)的作品《車諾比的悲鳴》(Voices from Chernobyl),阿列克謝耶維奇採訪了事故的當事人,包括消防隊員、清潔工、政客、醫生、物理學家和普通公民,用了近二十年的時間寫成此書,細膩地描繪當地受害者的經歷,比如發電廠爆炸之後,天空因核子洩漏出現猶如彩虹景象,居民走近到天橋觀賞,殊不知正感染着有毒的輻射。到親人因輻射而變得面目模糊,護士一再叮囑不能接近,居民卻又忍不住和受害者擁抱,細節感人真實。
實力演員發威
劇集幕前幕後班底實力雄厚,導演Johan Renck曾執導過《絕命毒師》以及《行屍》,對於營造壓迫感經驗豐富,而兩男一女主角都是老戲骨,其中演第一個通知政府危機爆發的教授謝諾哈利斯(Jared Harris,右),曾於多部知名電影做綠葉,包括在《福爾摩斯》續集中做邪惡教授。至於做負責事件的高級官員史戴倫史卡斯格(Stellan Skarsgard,左),就以演奸角出位,但近年改邪歸正,在《媽媽咪呀!》演梅姨的舊情人,而女主角愛美莉屈臣亦是公認好戲的演技派,曾以《愛情中不能承受的痛》角逐奧斯卡影后。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美國劇《切爾諾貝爾》(Chernobyl)
類型:寫實、歷史
演員:謝諾哈利斯、史戴倫史卡斯格、愛美莉屈臣
雖然HBO出品的《權力遊戲》(Game of Thrones),令一眾劇迷等足八季卻爛尾收場,但HBO勝在劇集一浪接一浪,劇集《切爾諾貝爾》從核子反應爐爆炸後,帶出這宗導致該地永久荒廢的意外,為世人警示核子的破壞力。劇集一出已獲各方極力好評,於IMDb的評分更高達9.7分,進佔榜首,比公認神劇《絕命毒師》(Breaking Bad)、《雷霆傘兵》(Band of Brothers)及《權力遊戲》的評分還要高。
封鎖消息害死居民
《切》劇故事開始以一位調查事故的學者,忍受不住掩蓋謊言的痛苦而自殺開始,時間跳回至事發一刻,在共產主義中集體主義對事故發生後的態度,掩蓋真相,自欺欺人導致意外成為無法收拾的殘局為切入點。核電廠的意外為生態帶來無窮後患,但在後冷戰時代,美蘇之間的競爭下,不容接受失敗情況,惟有把人民的性命押上,無知的市民對核子認識淺薄,因被官員誤導,無數的消防員、醫護人員、以至附近城鎮的市民生命以及後代的健康白白賠上。
劇中沒有驚險的場面,也沒有大爆炸製造視覺效果,直到第三集,才看到捨身救人的消防員因核輻射感染後的慘況,令觀眾發現意外不可怕,維穩政權才是真正的謀殺。
劇集其中兩幕對比非常深刻,事故後各級官員在密室開會,各自陳述意外原因,其中一位官員提出合理質疑時,卻被疑似幕後boss級人馬「教訓」,要在危難時期相信國家。Boss以封鎖政策杜絕消息流出,意圖掩蓋真相,但事發時已進入電視起飛的80年代,衞星圖片也處處可見,最後掩蓋不了,政府始肯改變策略撤離居民,可惜也錯過了救人的黃金時機,可見人禍才是最可怕。
煤礦工人仗義救援
另一幕能源部長西裝筆挺走到煤礦求過百工人出手救援,礦工明知危險,願意為人民捐軀同時,不忘爭取合理權益和回報,最後工人們雖然答允,卻滿手灰塵拍在部長的光鮮西裝令他滿臉塵土,拋下一句:「你終於似番個能源部部長」,可見仗義每多屠狗輩。
撰文:龍華琛
【情節真實高度評價】
《切爾諾貝爾》開播不到一個月,即以9.7分榮登權威網站IMDb電視劇史上第一名。其實此劇獲得如此高評價,全因劇集情節上力求真實,加上有實力派演員落力演出,令觀眾不斷加分。
輻射影響震撼
劇集最煞食招數,莫過於以真實手法描寫輻射帶來的恐怖,一個個受害者慢慢被輻射侵蝕的場面,令劇中氣氛壓迫感一層一層推上高峯,例如劇中講去核電廠救火消防員們,起初救火時仍無異樣,不過之後當晚面部出現紅斑,幾天後從頭到腳全身腫脹得像異形,逐步病變令人看得不忍卒睹。網上有不少自稱經歷過這場災難的網友,就指歷史場面還原度極高,有網友更稱「隔着個mon(屏幕)都能感受到輻射」。
取材文學作品
劇集情節有參照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白俄羅斯作家阿列克謝耶維奇(Svetlana Alexievich)的作品《車諾比的悲鳴》(Voices from Chernobyl),阿列克謝耶維奇採訪了事故的當事人,包括消防隊員、清潔工、政客、醫生、物理學家和普通公民,用了近二十年的時間寫成此書,細膩地描繪當地受害者的經歷,比如發電廠爆炸之後,天空因核子洩漏出現猶如彩虹景象,居民走近到天橋觀賞,殊不知正感染着有毒的輻射。到親人因輻射而變得面目模糊,護士一再叮囑不能接近,居民卻又忍不住和受害者擁抱,細節感人真實。
實力演員發威
劇集幕前幕後班底實力雄厚,導演Johan Renck曾執導過《絕命毒師》以及《行屍》,對於營造壓迫感經驗豐富,而兩男一女主角都是老戲骨,其中演第一個通知政府危機爆發的教授謝諾哈利斯(Jared Harris,右),曾於多部知名電影做綠葉,包括在《福爾摩斯》續集中做邪惡教授。至於做負責事件的高級官員史戴倫史卡斯格(Stellan Skarsgard,左),就以演奸角出位,但近年改邪歸正,在《媽媽咪呀!》演梅姨的舊情人,而女主角愛美莉屈臣亦是公認好戲的演技派,曾以《愛情中不能承受的痛》角逐奧斯卡影后。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