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歐洲央行終於加息。不過,比較歐、英、美三地,最無條件加息的應是歐洲。加息條件不外乎因應通脹、經濟增長、失業率及貨幣供應量的高低。三地中,現時通脹最高是英國,不是歐洲;美國則與歐洲相若。不過,美國卻在經濟增長及廣義貨幣供應增長都高於歐英兩國,失業率則優於歐洲並僅次於英國。故此,最有條件加息的應是美國,不是歐洲。
奈何,聯儲局主席伯南克如此口硬,對通脹加息無動於衷,筆者亦無可奈何,且看伯南克何時後悔罷!雖說當局者迷,但現時坊間都普遍認為今年美國不會加息,既然如此,手持非美元貨幣的投資者,亦只可順勢而做。
歐元加息後續升浪 反映市場看好
觀乎歐元在加息後(上周四晚)未有一舉升穿1.44的阻力位(自1.6038形成下軌道的頂部),而且更作出若干調整,市場似乎有少許「Buy on rumor, sell on fact」(傳言時買進,事實時賣出)味道。不過若然如此,歐元於上周四晚應該一舉跌穿1.4152及1.4064的前浪底才是,情况就如去年美元在公布QE2後觸底反彈一樣;但最終未有出現此情况,反之歐元仍維持一浪高於一浪形態。以此推論,市場仍然看好歐元前景。
雖然特里謝會後言論不怎強硬,但葡萄牙高呼求救,市場可謂期待已久,歐債憂慮又再減少。而且,歐洲通脹只屬起步階段,見頂尚遠。美國對加息亦不瞅不睬,更令美元反彈無力。
再看附表,表中顯示在2002年主要央行加息潮中,其本幣在首半年表現頗為出眾(由首次加息日計起),顯示加息確可利好貨幣表現。
總括而言,歐洲加息令整體貨幣走勢前景逐漸明朗化。只要美國一日不放風加息,美元都無運行。
劉振業
交通銀行香港分行資金部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