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最低工資令私營安老院成本增加,私人安老院紛紛各出其謀增加收入降低成本,代表行內七成私營安老院的安老服務協會則發出指引,建議院舍5月1日即最低工資實施日起,加價10%至15%,以補貼人工開支,勢將成本轉嫁消費者;但加價仍未足夠,那邊廂更有院舍改變前線員工工時,令員工月入變相減少。
此外,政府2月已加綜援,院舍已按慣例取盡領綜援院友獲得的綜援金;社福界憂慮,部分院舍更會藉詞索取長者將獲政府派發的6000元及綜援「雙糧」。
每月最平5500 「賺得好微」
安老服務協會近日向會員發出指引,指最低工資及通脹令成本大增,建議5月1日起加價10%至15%。加價後,安老院每月最低收費為5500元,病患要插胃喉的為9000元,安老服務協會主席李輝說﹕「收費只係跟成本有百多元差別,我們賺得好微。」
倡全收長者綜援 盼家屬再補貼
至於綜援長者,協會建議全數收取綜援金,包括政府2月1日起所加的3.4%。目前社署向院舍長者發放的綜援金,主要分4510元及5835元兩種。「對於病患的,我們全收綜援都未夠成本,故希望家屬可補貼價格6%至12%。」
至於無親無故未能自掏荷包補貼的,協會提醒院舍不能因而削減長者服務,或將長者趕走。現時全港共有4萬名長者居於私院,當中85%有領綜援。
李輝稱,院舍成本急增下,必須堅持用者自付原則,「奶類、陪診、糖尿針、火酒、棉球等,向來都額外收費,日後都會繼續,希望家屬都負起責任」。她有信心院舍會自律,不會發展成「用格廁紙都收錢」的濫收現象,「最低工資引發激烈競爭,行家都不想被淘汰的」。
議員倡查長者存摺 免財產被吞
對於院舍全數收取院友綜援金作為院費,社區及院舍照顧員總工會幹事鄭清發認為,最令他們憂慮的,是日後政府向長者派發的6000元,將成為無良院舍囊中物,「以往長者出綜援雙糧,好多院舍都係出幾多袋幾多,多年來社署都隻眼開隻眼閉,今年問題可能更加嚴重」。
社福界立法會議員張國柱即將去信社會福利署長聶德權,要求社署在政府派錢後,派員到院舍檢查長者紅簿仔,確保他們的財產不被掠奪,他認為要解決院舍濫收長者費用問題,長遠必須堵塞法律漏洞,賦予社署權力查核院舍帳目。
安老院﹕考慮另收錢須訂合約
李輝說,會考慮在政府落實派錢後,提醒院舍若要收取長者任何金錢補貼開支,必須先獲得長者同意,雙方之間亦要訂立白紙黑字合約,否則不能擅吞老人財產。
社署發言人回應稱,將致函各院舍,提醒經營者綜援金是要讓受助人直接受惠,而絕非用作補貼院費。院舍職員不可在未得同意下,私自提取及動用住客的銀行存款,若被揭發,將轉交警方作刑事調查。
明報記者 盧曼思 陳家俊 施嘉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