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企業要像兒子一樣養,要像豬一樣賣。」內地果汁品牌一哥匯源果汁(1886)董事長朱新禮認為,「當豬賣」是要為企業創造交易、創造更高價值,所以他在2008年9月答應全球知名品牌可口可樂以179.2億元,收購匯源果汁全部已發行股本,使匯源登上國際舞台,匯源股價更應聲飈升,朱新禮2009年初更入選了2008年CCTV年度經濟人物,鋒頭一時無兩,不過,商務部在2009年3月18日,以「對競爭產生不利影響」為由,否決了可口可樂收購匯源果汁。
他說,可口可樂之所以出高價收購匯源,是因為「可樂已經成了碳酸飲料的代名詞」,但一說到匯源,馬上聯想起果汁。(二之一)——編者
朱新禮﹕有一句話叫做「企業要像兒子一樣養,要像豬一樣賣。」這是我十幾年前在廣州參加培訓的時候學到的,覺得有些啟發。中國企業家養企業養一輩子,從來不知道創造交易、創造更高價值的機會,一直跳不出這個圈子,無法退出。把企業當兒子養,當老子得一直伺候着,時時刻刻要去操心。
「當豬賣」指的是交易,讓企業價值在某一個時期體現最大化,也給股東帶來價值最大化。當時可口可樂開出70多倍市盈率的收購條件,我作為董事長給股民帶來了價值最大化。國家沒批之後可口可樂的股價在美國反而急漲,說明它的出價很高,沒批對它來說是如釋重負。
我們在金融危機前的2008年6月開始談,8月達成高價收購協定,9月金融危機才出現。這對匯源來說是非常合算的。當時匯源不過創辦了十幾年,如果併購取得批准,馬上有25億美元從美國可口可樂拿到中國來。
併購助提高效率競爭力
不管在哪個國家,不管是民企還是國企,都在不斷進行併購。併購還是被併購都是生產力的發展,能夠為企業帶來更多發展機會。為什麼說併購就是生產力?這其實是對社會資源的有效整合。只有整合才能提高效率和競爭力,才能提高企業的效益,所以不管是併購還是被併購,都是一種進步的表現,我們不能否定併購。
現在也有很多大型優勢企業去併購小企業、弱勢企業;也有小企業自身有特長,出現「蛇吞象」——小企業併購大企業的現象,全球都有這種案例。這並不是我們的發明創造的。
有人說民企上市難、集資難、現在想賣又難,因而推斷民企生存難。我不太同意這說法。匯源的事例屬單一事件,不能證明民企生存難。只是大家當時太在意這個品牌,加上特殊時期民族的自尊心,覺得心裏很不舒服,這我們可以理解。中國企業到國外併購也遭到了國外的反對。美國的百事可樂曾到法國併購達能,政府也表示反對,到現在也沒有併購成功。所以不能把問題扯到民企生存難上,民企的機會還是很多的,否則中國的經濟增長也不會一日千里。
匯源價值:健康果汁代名詞
匯源從1992年成立至今19年,始終如一地體現「健康」理念,做的是果汁行業,未曾偏離方向。曾經有人說,中國人喝果汁要20年以後,我們不這樣認為,因而在該行業先下手為強。我們不單做果汁,還在果汁產業鏈上不斷延伸,從水果的品種、果園、加工、濃縮果汁果漿、果汁飲料,再到銷售網路和品牌。
可口可樂做飲料已有百年歷史,其飲料給消費者帶來的副作用已經廣為人知,特別在美國,家長已經不許小孩喝碳酸飲料。可口可樂想在中國十幾億人的龐大市場打健康理念,但做果汁是比較難的,因為可口可樂已經成了碳酸飲料的代名詞。相比之下,一說到匯源,馬上聯想起果汁。我們要繼續把100%純果汁市場第一的地位牢牢地把握住,才能維持企業價值。
質檢嚴密 助打擊假冒對手
在中國果汁行業,從來沒有人超越匯源,估計短期3至5年內也很難有人超越我們。匯源擁有規模優勢、品牌優勢、佈局優勢及技術優勢。
品牌優勢方面,匯源就是果汁的代名詞,現在還沒有任何一個公司的名字能成為果汁的代名詞,講到豐田就想到汽車,講到索尼(Sony)就想到電視機。品牌已經根深蒂固地植根人心,很難出現一家能取代匯源的企業。
技術優勢方面,19年來匯源形成了一個非常成熟的團隊,專心致志研發果汁,達到世界水平。無論是出口到美國、歐洲、日本,還是中國國內,匯源從來沒發生過質量問題,也從來沒讓美國這麼苛刻的食品檢驗機構找出問題,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一個月曾抽查匯源果汁4次,沒有任何問題。我認為愈是抽查愈好,因為這樣能打擊假冒果汁,對真品有保護作用。美國衛生部部長和食品及藥物管理局局長來中國參觀的唯一一家食品企業就是匯源,這是國家相關部門特意安排的,說明對匯源的認可和信任,本來只逗留20分鐘,結果呆了2個多小時,對我們作了深入認識。
技術網點佳
拋離對手至少3年
佈局優勢方面,我們在全國有50多家工廠,目前除了貴州、雲南、西藏還沒有建廠之外,其他每個省都基本有1至3家工廠。我們在各省各地配置了資源、設備、團隊,大大降低了物流成本,也擴大了在當地的影響力。競爭對手要來開廠、培訓等,基本要3年時間,因此我們起碼比未佈點的對手領先3年。
匯源的包裝優勢、規模優勢也是很強的。中國沒有任何一家果汁企業的包裝像我們那麼豐富,有瓶裝的、紙盒包裝的、塑膠瓶包裝的等等。匯源前些年在產能上有很大的富餘,今年看還能滿足,但到2012年可能會出現問題,所以還要增加產能。有投資者擔心說匯源這麼大的產能,設備利用率卻還不到一半,但這已成為過去。可口可樂併購案後,我們調整營銷架構,加大對銷售方面的投入。我們在純果汁和中果汁市場佔有率排名第一,但是解渴的低果汁飲料(果汁含量較低的)才排名第七。通過去年的努力,低果我們進入前六,今年應會進入前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