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香港骨灰龕位嚴重短缺,有發展商覷準商機,向城規會申請在大嶼山郊野公園範圍內的望東灣旁邊,發展大型骨灰龕場,擬建6.6萬個骨灰龕位,本周五城規會會審議這項申請。有望東灣原居民擔心,發展會影響宗祠龍脈,破壞該地優美環境,群起反對,今日會到鄉議局和地政署示威。
涉「先破壞後建設」
仁展有限公司(仁展)今年2月2日向城規會提出申請,把望東灣旁邊5800平方米的私人土地和政府土地,由綠化地帶改為「靈灰安置所」。根據申請文件,發展商擬建6.6萬個骨灰龕位,其中3萬個送予政府作公眾骨灰龕位,另外6000個贈予鄉議局發展基金,餘下則會作私人龕位出售。各界關注骨灰龕法案大聯盟召集人謝世傑估計,項目可為集團帶來逾百億元收入。
望東灣原居民多年前已悉數遷出,發展商3年前從原居民手上,以數十元一呎收購近4000平方米農地,但未有交代土地用途。原居民今年2月春節回村祭祖,赫見地盆範圍貼出告示,始得悉村內會建「靈灰安置所」。
村長范國維今年1月22日去信城規會,表示和眾村民商討後,一致支持更改土地用途建龕場;有村民表示從未開過會,質疑村長有收受利益嫌疑。村民後來約見發展商,負責人向村民聲稱已跟政府達成協議,又表示會每年捐助10萬元予村民及捐出450個龕位,免費給大嶼山南區居民使用。
長春社李少文表示,去年曾到相關地段視察,發現有人非法砍伐樹木,發展商涉「先破壞,後建設」,該地交通不便,若真的發展為大型龕場,必須開路砍樹,嚴重影響郊野公園生態。
發展局﹕城規會未批
發展局表示,該地2009年曾申請發展作骨灰龕場,但被土地及建設諮詢委員會以「綠化地帶」和「先破壞,後建設」為由拒絕;今年初城規會再收到仁展有限公司的申請,城規會會考慮項目對附近交通和環境等影響,現階段未就項目與發展商展開討論,亦未作任何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