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通脹政策博弈 短線反覆孆憛G江宗仁長青網文章

2011年04月1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4月18日 21:59
2011年04月18日 21:59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日本大地震引發全球股市急挫,但很快便出現V形反彈,當中又以新興市場表現最強,由3月中低位急升達10%,主要原因是投資者憧憬過去半年的政策收緊將見成效,加上已發展地區陸續加入收緊大隊,亦有助為通脹降溫。但正所謂「通脹猛於虎」,3月份多國的通脹均超預期,開始予人失控的感覺,而美國未有任何政策收緊迹象,短線走勢料繼續反覆。

港股升不起跌不落

內地3月份通脹達到5.4%,印度接近9%,歐元區按月急升1.4%(主要由成衣價格拉動),一時間,投資者所憧憬的通脹受控徹底落空。不過,始終過去半年多國政府的抗通脹努力應不會白費,特別是內地的政策早已是偏緊,市場共識仍然是再收緊的空間不多,再加上內銀股A股為上證指數構成重大支持,港股已升不起,但同樣亦跌不落。

美國方面,3月份消費者價格指數達到2.7%,扣除食品和能源則為1.2%,按月變幅為0.5%。美國的通脹水平與歐洲相若,但歐洲央行卻率先加息,主因是美國設備使用率僅為77.4%,較2月份升0.5個百分點,但遠遜德國的84.9%;失業率為8.8%,企業大範圍加價的可能性不大,令聯儲局仍可按兵不動。

假設美國經濟今後仍能穩步復蘇,以現時與2004年中相若的設備使用率,6至12個月內便可回升至80%或以上,這亦會帶動失業率回落,料樓市同樣可受惠;考慮到美元兌主要貨幣均持續貶值,輸入通脹壓力大,明年中前加息的機會極大,亦是市場當前的共識,但時間上則誰也說不準。

緊縮仍是大主題

不過,由於出現太多變數,增長放緩同樣亦是市場共識。首先,油價上升等同美國消費者可支配收入下降,將不利增長;第二,德國經濟已相當強勁,增長不大可能會加快,即使該國有加息條件,但意大利、西班牙甚至法國是否能承受,則屬未知數;第三,美國樓市始終毫無起色,海嘯後2年多的新屋動工量持續於低位徘徊。

中國首季經濟增9.7%,3月份工業增加值和零售額分別升14.8%和17.4%,總體經濟增長仍然合理偏快,保增長絕非政策首要目標;3月份銀行新增貸款6790億元,M2增幅由15.7%反彈至16.6%,通脹即時升溫至5.4%,故第2季餘下時間,繼續緊縮仍然是大主題。

昨晚人民銀行在市場廣泛預期之下,調高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這早已是預期之內,故此對股市的影響將會輕微,由於4月有9100億元人民幣央票到期,加準備金只是將增加了的流動性收回,未必會立即抽緊內地銀行之間的資金。至於加息和人民幣升值,溫總在上周的國務院會議上,強調要「充分估計貨幣政策的後效應,提高政策的前瞻性,避免政策疊加對下一階段實體經濟產生過大的負面影響」,相信在這兩方面仍會較審慎。

整體來說,大市利好因素包括內地經濟保持較快增長,以及投資者對收緊的害怕程度降低,但收緊格局本季難以改變,而全球增長動力則存在相當大的不明朗因素,港股從低位急升達10%過後,很難再期望快速上升。雖然近期推介有表現的僅恒大地產(3333),旭光(0067)則處於整固格局,但筆者仍傾向在當前大市欠缺動力時,選擇一些中小型股份。

股價回勇 中旅估值吸引

香港中旅(0308)在中港經營旅行社、酒店、跨境交通、景區和度假村業務。旅行社和酒店均表現不俗,前者利潤增30%至1.42億元,港澳5間酒店盈利增長48.4%至1.15億元。景區業績強勁,盈利增近2倍至1.44億元,未來會陸續收購更多內地景區。至於度假村(主要為珠海海泉灣)依然差勁,但虧損已收窄至3.28億元,當中包括1.74億元的折舊,故即使回報率低,但對財力影響有限。

中旅現時市值約95億元,手持逾20億元淨現金,帳面值則達到125億元,估值吸引。筆者相信,旅行社和酒店業務仍會持續增長,在嵩山景區和雞公山兩個新景區拉動下,此板塊同樣可看高一線,加上海泉灣營運表現有好轉迹象,前景不俗。近期股價亦見回勇(圖表1),在低估值的支持下,要上升10%至20%至帳面值,問題不大。

撰文:江宗仁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