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4月6日,位於上海鬧市南京西路上的翼風模型店拉下鐵閘,貼上了關門告示。這家成立於1953年的老字號,是中國第一家模型專營店,就這樣關上大門。翼風的經理對媒體說,該店從2009年起就虧損,兩年共蝕近11萬元(人民幣•下同),今年以來又虧了7萬元。
虧損的原因是租金過高。由於翼風坐落於寸土寸金的南京西路,高昂的租金成本令其商品價格偏高,加上近年網絡購物興起,導致客戶不斷流失。
租金昂貴 摧毁老店
無獨有偶,近日又傳出了一家知名書店因無法承擔高租金而停業的消息。從環境佈置到書籍選擇,都體現出一種精英卻不失人文關懷氣息的上海文化地標之一的季風書店,同時關閉了其在靜安寺地鐵站廳內的連鎖店及附近的季風書園藝術書店。
書店老總嚴搏非坦言,季風選擇撤離的原因是「價格太高,租不起」。他說,扣除舖租和人工後,書店只能賺到書本定價4.4%的純利。
翼風走了,季風走了,留給忠實顧客們的恐怕不應該只有回憶。
翼風的失敗除房租過高外,更應歸咎於他們墨守成規,並未努力開拓其他經營渠道,如開設網店,既可招徠更多客戶,又可節省成本。
而對於季風來說,問題就複雜一些。雖然這家民營書店在讀者中口碑極好,店裏也不乏讀者,但最後掏錢的可能很少,多數則是來找「看書感覺」的。畢竟網絡書店價格更優惠、配送更便利,而國營書店則有物流網絡優勢,租金相對便宜。
商家怎麼調整經營策略也許略顯微觀,若放大這個問題,不免有些令人無奈。未來的上海會不會呈現這樣的狀况﹕中心城區商務化、工作化,而外圍城區及郊區實現居住化、休閒化、生活化。
因為中心地帶昂貴的地價,已經容不下適合普通人消費的休閒娛樂場所;中心城區將被商務和高端娛樂所佔據。上海可能將成為一個大辦公室,是所謂「精英」的角鬥場。一個熟悉的上海,或許早已隨「風」而去了。
高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