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曾倡贈送公屋 在港買樓一定對長青網文章

2011年04月1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4月18日 05:59
2011年04月18日 05:59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近年屢在樓市狂潮中投資獲利的經濟學家王于漸,80年代曾負笈美國芝加哥大學,成為兩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貝加(Gary Becker)和佛利民(Milton Friedman)的弟子。

返港後,他成為本港芝加哥學派的代表性人物,也是港府重要經濟智囊。亞洲金融風暴後,港府官員承認,王于漸曾進言前特首董建華,停建居屋,以挽救樓市。近年,王認為本港社會經濟出現深層次矛盾,大膽提出將公屋贈送給租戶,解決社會分化問題。

曾狠批天水圍居住問題

信奉自由主義經濟學說的王于漸,長期研究本港樓市和房屋政策,他曾經公開撰文指出,提倡福利主義的前港督麥理浩所遺留下來的公共房屋政策「過於僵化」。他多次到偏遠的屯門天水圍研究貧窮問題後,曾透過傳媒狠批:「這是斷六親的安排人口居住方法!」「窮在深水埗,好過窮在屯門天水圍!」

王于漸多年來都是樓市「好友」,2年前曾公開揚言「在香港買樓一定是對的!」他認為本港豪宅樓價會繼續上揚。果然,本港近年樓價飛漲,但「無殼」中產不滿聲音亦與日俱增。近期,王于漸接連在報章發表多篇系列文章,指出社會向上攀升的機會愈來愈少,已經出現深層次矛盾,「有樓者」和「無樓者」分化嚴重,並提出改革居屋和公屋政策解決問題。

他批評,居屋業主沒有全部業權,是「假業主」,他們轉賣單位時,要以現時市價標準補地價,致令多年來二手成交低迷。

他建議容許居屋業主賣樓時,以買入時的價格作為補地價標準,以刺激更多成交,活化居屋市場,增加樓宇二手供應量,便可紓緩供不應求問題。

公屋政策方面,王認為政府應盡快達到25萬間售屋計劃,甚至曾大膽提出免費將公屋僧送贈給租戶,令他們擁有資產,樓價上升時,他們便能從中分享經濟成果,緩和基層對社會的不滿。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