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為了一個區議員席位,被告李躍輝在本案賄選開支高達200萬元,令政壇嘩然,以被告犯案時區議員月薪1.9萬元、雜項津貼4100元計算,即使他成功當上議員,也要在任7年零2個月才能「回本」。那麼,一個議席的吸引力在哪?
「若成太平紳士 內地辦事易」
有區議員私下透露,相信對部分從商及專業人士來說,當區議員的好處是擁有「金漆招牌」,「做了區議員後可以接觸到不同人士,人家見你是議員,一般都會覺得你『信譽好』、靠得住,有生意都會主動找你。若你做醫生,在區內搞一兩個健康講座,街坊日後可能會摸上醫務所,這才是搵真銀的地方。」知情人士說,不少區議員在任多年後,可能會獲政府委任為太平紳士,這些銜頭在內地屬「身分象徵」,無論做生意或辦事都「路路暢通」。
另外,對於李躍輝被判監21個月,本身是資深大律師的立法會議員湯家驊認為判刑頗重,估計法官是因為認定被告蓄意違法故予以重判。而今次判決確立了向選民提供優惠價飲宴的候選人,縱利用諧音或文字遊戲等間接促請受惠選民投他一票,一樣會被視為違法。
選舉法漏洞 政黨仍可請飲
但湯家驊稱,今次判決後選舉法仍有漏洞,便是無法禁止「以政黨名義請飲請食」的優待選民風氣,雖然籌辦者多只呼籲選民支持某政黨而非個別人士,屬灰色地帶,故長遠應考慮修訂選舉法堵塞漏洞,禁政黨出錢優惠選民,以免無政黨背景候選人受到不公平競爭。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