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嘉能可趁商品旺上市 惹見頂猜疑長青網文章

2011年04月2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4月21日 05:59
2011年04月21日 05:59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全球最大商品交易商——瑞士嘉能可(Glencore)不到紐約上市,改在倫敦和香港落腳,令本港投資者得以近距離參與盛會,也印證了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不過,本地投資者高興之餘,要特別留意歷史教訓——像嘉能可這種超級市場大玩家上市,可能正是市况見頂的信號。華爾街近日熱議嘉能可會否重施當年高盛(Goldman Sachs)與黑石(Blackstone)的故技,利用股市最暢旺的一刻,透過上市來散貨套現。

高盛99年上市 正是科網頂峰

嘉能可與高盛有許多相似之處,例如同樣奉行合伙人制度、行業頂級精英雲集、炒賣運作模式秘而不宣。更惹人注目的是它們的上市時機。高盛在科網股泡沫爆破前的高峰上市,其時金融機構幫科技公司上市的生意應接不暇,以致上市時估值亦水漲船高。對原來的股東來說,正是高位套現的大好良機。如今商品當道,油金煤價格迭創新高,交易商當然賺得盆滿缽滿。此時公司市值當然亦會特別高。

路透社形容,嘉能可在實物商品交易市場中的地位,與高盛在金融業的角色一樣充滿爭議。嘉能可憑藉在40個國家的2000名交易員及遍佈各商品生產國的人際網絡,掌握實時市場與政治情報,往往能搶佔先機。換言之,嘉能可掌握的市場資訊,是像你我這樣的普通人無法比擬的。

企業趁市况暢旺時上市集資本身是天經地義的行商手法,然而高盛與嘉能可這類企業多了一重令人警惕的身分——它們本身就被視為最能掌握市場脈博的參與者。因此,有分析員猜測,嘉能可正是看準了股市與商品牛市已快見頂,於是想趁高套現。對此,嘉能可總裁格拉森伯格(Ivan Glasenberg)強烈否認這種指控。他聲言,上市可為嘉能可帶來更多併購機遇,是公司進一步壯大的契機。

黑石仍未回到首日價格

「套現論」是否屬實,事前往往難以考證。但翻看歷史,情况卻真的有一個合理的懷疑基礎,因為高盛於1999年上市集資37億美元,首日掛牌股價便急升33%,不到1年後,科網泡沫爆破,高盛股價便隨大市「插水」。同樣,黑石在2007年6月上市,4個月後,美股見頂,黑石股價也隨之而急跌。如今回看,黑石掛牌首日創出的35.77美元最高價(較31美元的招股價高11%)對原有股東來說,正是「難得的夢幻價」。黑石本周二收市價僅為18.2美元!

撰文:郭銘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