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匯豐控股(0005)集團行政總裁歐智華「新官上場」4個多月,隨即銳意大規模整頓業務,力求提升成本效益,包括重新配置資本及重振美國業務,而為削減成本,匯控或會撤出一些盈利貢獻較低的市場。有券商認為,若匯控將焦點放在回報較高的市場上,則匯控股價可望最少上升44%。匯控昨日收報84.05元,升1.4%。
英國《金融時報》引述多名知情人士指出,歐智華決心一改匯控以往故步自封的企業文化,首先是在下月11日舉行的策略日上,除了向投資者及分析師介紹匯控最高層管理人員外,還會讓100名高層露面。
淡出美信用卡市場 發展企業貸款
至於歐智華的整頓業務計劃,具體上包括兩大方面,包括重整美國匯豐業務,淡出信用卡市場,致力發展企業貸款業務。另一方面,歐智華亦很有可能精簡地區業務架構,退出一些盈利貢獻度不足的市場。
英國率先削129億成本
報道續指出,英國已率先展開成本節約計劃,規模達10億英鎊(約128.7億港元),預計數十億英鎊(即數百億港元)的減省成本行動亦將會在全球各地實行。匯控發言人昨天拒絕就報道置評。
翻查匯控年報,歐洲及拉丁美洲的成本收益比率最高(見表),逾60%,而香港在成本控制方面屬眾多地區中表現最佳,該比率僅43.4%(見圖),效益較差的應是拉美及歐洲。歐智華曾表示,去年匯控整體成本收益比率由52%升至55.2%,是「不可接受的」,冀未來3年把有關比率下調至48%至52%。
縮部分市場規模 重新調配後勤
匯豐亞太區行政總裁王冬勝今年3月亦曾透露,將會縮減部分國家的業務規模,包括減少後勤中心數目,重新調配後勤員工。另有銀行業界人士認為,匯控在本港收入將隨業務量而上升,自然可降低成本收益比率,所以香港要削減人手的壓力不大。
彭博引述Investec證券分析師Gareth Hunt指出,如果歐智華能確保所有業務實現股本回報率(ROE)逾10%,相信匯控股價可攀升至每股950便士,較目前股價有44%上升空間。截至去年底,匯控ROE為9.5%。
分析員:股本回報逾10% 股價可升44%
然而,明富環球(香港) 亞洲金融研究部主管陳昔典向本報記者表示,對匯控在其他地區能否做到削減成本存疑,因為集團需要在新興市場擴展業務,如亞太區及拉丁美洲業務。
他又表示,匯控擬加大發展美國企業貸款的力度,亦意味集團未來數年在當地能進一步削減的開支有限。估計匯控若節省10億英鎊的成本,則今年的成本收益比率便會下降2.3個百分點,並提升稅前盈利7.2%。
一名不願具名的資產管理公司投資研究部分析員則指出,匯控重振美國企業貸款並非壞事,「因為美國大型銀行的貸款組合近年沒甚增長,市場仍未恢復,匯控若現時擴展有關業務,時機算是合適。」
(明報記者劉欣欣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