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通脹脫韁 窮人捱貴貨惡化長青網文章

2011年04月2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4月22日 05:59
2011年04月22日 05:59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通脹再升溫,政府昨公布3月份消費物價指數按年上升4.6%,升幅是2008年8月北京奧運以來的新高,反映基層生活的甲類消費物價指數,升幅更達5.1%,顯示「窮人捱貴貨」問題惡化。統計處表示,通脹飈升主因是食品價格上漲,學者呼籲政府盡快派發6000元,及擴大食物銀行服務援助基層。

學者促盡快派6000元

經濟學家關焯照預料,受人民幣升值及內地原材料價格急增影響,通脹未來一至兩季仍持續。政府指11月前會派發6000元,但關焯照說,下半年通脹有機會按年升7%,「政府到時才派錢,變相降低6000元的購買力,政黨在區議會選舉前夕,將乘勝要求政府加碼推出更多紓困措施,政府將面對巨大政治壓力」。他呼籲政府盡快派錢,估計單是派錢只會令通脹額外上升約0.3%,不會火上加油。

海鮮加幅勁 水電房租上漲

政府統計處指出,最新3月份通脹主因是食品價格上漲,數據顯示,食品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按年升6.3%,其中不包括外出用膳的食品,升8.8%。各項食品中,以海鮮價格升幅最明顯,其次是鮮果(見圖)。私人房屋租金亦升4.9%、香煙因煙草稅上調大增27.5%、電力燃氣及水亦上升7.8%,都是刺激通脹升溫的原因。

3月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按年升4.6%,創2年半以來新高,並較2月上升0.9個百分點。反映基層開支的甲類消費物價指數,升幅超越綜合指數,達5.1%,創2009年10月以來新高。

甲類物價勁升5.1%

2008年8月北京奧運舉行時,全國通脹熾熱,當時本港綜合消費物價指數同樣上升4.6%,但甲類消費物價指數只升2.2%,反觀丙類(反映消費較高的中上層)則升6%。事隔兩年,如今通脹重臨,但情况逆轉,甲類指數升幅較乙類、丙類甚至綜合指數都多,反映「窮人捱貴貨」問題不容忽視。

城市大學經濟及金融學系副教授李鉅威指出,兩年多前的京奧通脹是因旅遊消費帶動,影響之深遠不及香港當前面對的全面性輸入通脹,衣食住行皆貴,基層因而逃不過:「例如雲吞麵每碗由25元加至30元,對有錢人來說濕濕碎,但對窮人來說,加5元真的要計過、度過,比較吃力。」他建議政府動用財政預算案預留的1億元,擴大食物銀行服務,紓解基層之困。

政府發言人表示,基於外圍的價格上升壓力和本地經濟表現強勁,通脹在未來數月將持續高企,政府會密切留意情况,特別是通脹對低收入者的影響。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