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荃灣楊屋道出現「回收」街霸,公然霸佔後巷營運回收攤檔,檔口經營至今已4個月,其間食環署發出23張告票亦阻不了。荃灣區議員陳恒鑌批評,曾多次向食環署、地政總署和民政事務處等多個部門反映,但問題仍未解決,食環署只票控卻未有沒收其物品,令檔主肆無忌憚繼續經營,故要求政府盡快處理問題。
本報記者上周到楊屋道85號一帶觀察,發現現場後巷街頭,開設了一個掛着寫有「明記高價回收」字眼價目板的回收檔。攤檔很簡陋,只用兩塊帆布作頂,地面擺放的兩張摺枱便是工作間,除有多個鐵籠,亦有一個電磅,牆上價目表並表明「歡迎問價」。
位於楊屋道 街邊放磅開檔
「明記」除霸後巷一半路面外,其面向的楊屋道行人路更放了多個回收鐵籠、多架手推車及紙皮等(見圖),其物品遍佈約50米範圍。一名不願露面的楊屋道街坊說,經營者最少數人,是一個新移民家庭,亦聘有數名南亞裔人士搬運。本報記者上周六曾直接詢問經營者為何不租舖,對方怒視回應﹕「我有我做生意的方法,不用你理!」(見另稿)
有附近回收舖店主指出,霸佔後巷的「明記」,原在楊屋道85號租用舖位,全名為「明記五金回收」,但近月沒再租舖,索性將物品搬到以前舖位外的後巷經營,在行家眼中可說「神憎鬼厭」。他投訴指自己的回收舖租及水電等費用,每月共需1萬多元開支,但「明記」則可霸街不用交租,對他們極不公平。
向舊樓借電 街坊憂火警
街坊亦投訴稱,非法佔地經營的一家人過去只被票控,每次罰款數百元,根本起不了作用,被罰款的經營者更曾向街坊表明﹕「告票抄牌便當交租!」她說經營者除明目張膽佔地做生意外,更向舊樓借電,為其電磅供電及提供燈光,她擔心電線容易引起火警。她指出,楊屋道附近有一間小學,學生經常要穿過後巷,校長亦擔心回收行業造成蚊蟲滋擾及影響學生安全,要求改善問題但無效。
食環署發言人回覆本報查詢時指出,今年1月至4月中,曾23次以《公眾衛生及市政條例》(第132章)第22條,票控荃灣楊屋道該回收商阻街,罰款金額由300元至2000元不等。
促充公搵食架生
荃灣區議員陳恒鑌批評,自去年12月底,他已向多個負責部門包括食環署、地政總署及民政事務處等反映,但部門卻說沒辦法,或解說已採聯合行動,惟只是票控,卻沒徹底解決問題,沒有充公其生財工具如電子磅。他認為現有法例下,如多年前使用過的《簡易治罪條例》已可處理,但各部門推卸責任、有法不執,「高層不重視,下層便不去處理」,要求政府盡快處理問題。
2006年中政府曾表明對處理街上舊衣回收籠的問題,採取「絕不容忍」態度,並加強執法,包括跨部門執法、採取突擊行動,食環署會即時移走所有放置在街道上的舊衣回收籠,並以《簡易程序治罪條例》(第228章4A條)作起訴。但今次個案中,政府卻未有以這條罰則較嚴重的條例作檢控。
食環﹕非小販 《簡易治罪》不適用
食環署發言人稱,因回收行業並非小販販賣活動,故《簡易程序治罪條例》不適用於今次個案。該局強調,經營回收店毋須向食環署申領牌照,回收店阻街是街道管理問題,而民政事務處每月統籌多次跨部門聯合行動,食環署會積極配合。
明報記者 何曉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