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小學轉全日制後,家長期望增加子女學習體驗,但屯門有兩所準備在9月新學年合併成全日制的半日制小學,日前就新上課時間表諮詢家長,計劃安排學生在上午4小時課節上課,下午安排午讀、導修等活動,被家長質疑「假全日制」。
教育局發言人表示,已向校方了解情况,現時時間表仍未落實,歡迎學校持份者給予意見。局方提醒校方,在編排上課時間表時,須參考該局發出的基礎教育課程指引,就該校時間表的編排,局方官員會繼續向學校提供意見。
位於屯門湖景村的保良局梁周順琴小學下午校,及鄰近大興村保良局莊啟程第二小學下午校,今年9月將合併為一所新校,於屯門青山公路掃管笏合組「保良局西區婦女福利會馮李佩瑤小學」,新校重新編排時間表。
下午安排導修午讀
近日本報接獲梁周順琴小學下午校一名家長李先生(化名)投訴,指新校的全日制時間表「只是把下午班搬至早上」,下午僅舉辦午讀、多元智能課和中英文導修課等,質疑是「假全日制」。他擔心子女在學校實際課時沒增加,學業未能提升,學生只是呆坐和玩,他說:「我們不是反對學校練習多,而是反對學校教學少!」
據兩間學校的家長通告,全日制後每日基本課時為7.5 小時,較以往下午校增2小時,亦較教育局建議的7小時多半小時,上午教節包括每節40分鐘,其中20分鐘教學,20分鐘鞏固活動。
教育局在網頁提供示範時間表,標準上下課時間為早上8時至下午3時30分,共上課5至7節,包括早上4至5節,下午1至2節,每節約45分鐘,上下午有中英數常等課堂,至放學前50分鐘才安排興趣小組或班主任課。
校方:較活潑方式有助學習
據了解,學校為解決兩校學生合併初期學習差異,才加強中英文導修課,避免安排太多課堂。保良局回應時指出,下午導修課每週3次、依學習表現分小組上課,有別於一般學校「做功課節」,而多元智能活動培養學生合作、專注等。而學校在諮詢通告中表示:「考慮到全日制學生在午飯後比較容易疲倦,下午時段較活潑上課模式去協助學生集中精神學習。」
明報記者 彭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