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議員倡仿星美推創業移民長青網文章

2011年04月2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4月26日 05:59
2011年04月26日 05:59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對於如何提升投資移民計劃的吸引力,移民顧問及立法會議員意見分歧。移民顧問指最佳方法是恢復舊制度,容許申請人買房產。但多名立法會議員擔心這會刺激樓價上升,不約而同建議引入創業移民計劃,降低投資門檻或提供創業優惠,既可製造新職位以降低本港失業率,亦可減低申請人的資金負擔。

移民顧問促回復舊制准買樓

景鴻移民顧問董事長關景鴻坦言,去年10月提升投資移民門檻至1000萬及剔除房地產後,生意一度減少一半。美聯移民顧問行政總裁吉安透露,公司增加了內地人手,多辦內地人移民到其他歐美國家的申請作為應變。關景鴻、吉安均認為,中國人存在「磚頭文化」,特別喜歡買物業,加上在金融海嘯後對基金投資有戒心,故要直接增加香港投資移民計劃的吸引力,最好還是重新批准申請人作房地產投資。

不過,立法會議員李永達、王國興及陳健波都對重推房地產投資有保留,三人不約而同認為,若要改革本港投資移民計劃,倒不如仿效新加坡或美國,加入創業投資移民,例如要求在5年內創立至少10至20個職位作為申請條件,以減低香港失業率。李永達建議,政府可把創業投資移民門檻略降至700萬至800萬,王國興則建議政府提供廉租工廈予申請人。

關景鴻指出,在新加坡投資250萬坡幣(約1575萬)於特定基金,或創立公司以製造新職位,便符合投資移民資格;美國的EB5創業投資計劃門檻更低至50萬美元(390萬港元),但虧蝕風險較高。

派員實地巡查防「假創業」

關景鴻稱曾有入境處官員透露,未有在港高調推創業移民,是因擔心有人造假或以空殼公司騙移民資格,但李永達及王國興堅持,只要政府肯派員實地巡查,應可揭破假投資,李永達認為政府不應因懶惰而拒推創業移民。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