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切廠變旅遊點長青網文章

2011年04月2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4月26日 05:59
2011年04月26日 05:59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切爾諾貝爾的封鎖區,在災後25年並未如想像中冷清,目前仍有4000人活在封鎖區,跟進核電站問題,亦有科學家長駐研究輻射對野生生物的影響。封鎖區甚至發展出災區旅行團,只要付出160歐元(約1800港元),就能在核電站內的飯堂吃早餐,並可在破損的反應堆外拍照。經營旅行團的福洛莫洛娃(Olga Folomonova)形容這可說是「極限旅遊」或「生態旅遊」,「我不肯定宣傳這種旅程是否好主意,因為目前輻射水平仍屬未知之數」。

「不知是否好主意」

當年前蘇聯政府隱瞞切爾諾貝爾核災,令烏克蘭人對蘇聯的信任開始瓦解,加速烏克蘭尋求獨立,促成了蘇聯解體。時至今日,烏克蘭人對輻射的恐懼以及被政府出賣的感覺,仍記憶猶新。

前蘇聯政府在事發後3天內一直保持緘默,直至瑞典發現不尋常高輻射後,蘇聯官方傳媒始公布核電站事故,但仍試圖淡化事件,甚至在5月1日於烏克蘭基輔如常舉行傳統革命慶祝活動。當地政治智庫成員日丹洛夫(Igor Zhdanov)憶述,核災曝光後,官員家屬急撤的流言四起,巿民都急於離開基輔。他認為政府處理災難的方式,令人民不再信任蘇聯政府。

法新社/華盛頓郵報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